[发明专利]一种含高浓度氮氧化物的废气的净化装置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71972.3 | 申请日: | 201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332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田景彩;姜鑫;李相龙;孟庆海;李世红;张玉春;张玉桂;迟正平;李清;达世栋;马迁;王筱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兵北方环境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浓度 氧化物 废气 净化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高浓度氮氧化物的废气的净化装置及方法,属于废气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氮氧化物是当今世界各国重点要治理的污染气体之一,这种气体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所述的“高浓度氮氧化物”是指氮氧化物浓度高于普通烟气数千倍的颜色呈深黄色的含氧化氮的废气。
目前,工业上氮氧化物废气的治理方法较多,普遍采用的有还原法、液体吸收法、生物法、吸附法和等离子体活化法等几类。
专利CN101411966A《一种高浓度氮氧化物废气吸收利用和高温分解装置和方法》,为一种高浓度氮氧化物废气在吸收装置经稀硝酸淋洗吸收利用后,再经过温度为850℃-1000℃的高温分解装置,在高温催化条件下,C能从NO2分子中把O夺走,而游离出N2,使NO变成无害的N2和CO2。
专利CN1240154A《一种脱除高浓度二氧化氮的方法及其设备》,是将空气通人焚烧炉内吹扫,然后将由氢气、一氧化碳和少量甲烷、二氧化碳组成的甲醇裂解气通人焚烧炉内点燃。当焚烧炉内的预热温度达到500℃,将体积百分比浓度为10-100%的二氧化氮气体从燃烧器氧化剂入口与一次空气混合,通入焚烧炉内与甲醇裂解气一同燃烧,炉内燃烧温度控制为800-1300℃,经过二次空气,使燃烧不完全的甲醇裂解气再次燃烧,最后排入大气中。
专利CN1303727公开的“一种处理高浓度二氧化氮废气的方法及其设备”是以液化气为燃料,点燃该燃料之后,燃烧温度达800-14000℃,通入10-100%体积百分比浓度的二氧化氮气体一同然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和氮气,达到处理氮氧化物的目的。具有工艺简单、操作容易、设备简单、燃烧后尾气中的二氧化氮残余量小于600ppm。
以上3项专利属于在治理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燃料以达到二氧化氮分解温度,虽然能够回收部分热能,但投资和远行费用较高,难以在中小企业中普及。
专利CN1830526A《含高浓度氮氧化物废气的净化工艺及设备》公开了一种硝烟尾气治理的工艺。硝烟气体在引风机作用下经集气罩收集后,从气体入口进入旋转填料床,在压差作用下,扩散进入旋转填料。碳酸钠或氢氧化钠水溶液或稀硝酸吸收液由泵从槽送至旋转填料床内的液体分布器,喷向填料内侧,气体和液体在填料中逆流接触并吸收,处理后气体在出口的空腔和臭氧混合,将一氧化氮氧化为二氧化氮,气体进入旋转填料床,在旋转填料碳酸钠或氢氧化钠水溶液或稀硝酸吸收液接触吸收,处理后气体经除雾器后排空,吸收液循环使用。
后两项为湿法吸收,一项使用臭氧氧化NO,运行费用高。另一项专利没有考虑NO氧化问题,处理效果大打折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含高浓度氮氧化物的废气的净化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含高浓度氮氧化物的废气的净化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填料塔、第一循环槽、第一循环泵、第一冷却器、第二填料塔、第二循环槽、第二循环泵、第二冷却器、第一引风机和第二引风机;其中,第一引风机的出气口与第一填料塔的进气口通过管路连通;第一填料塔的排气口与第二填料塔的进气口通过管路连通;第二填料塔的排气口与第二引风机的进气口通过管路连通;第一填料塔的出液管路与第一循环槽通过管路连通;第一循环槽与第一循环泵通过管路连通;第一循环泵与第一冷却器通过管路连通;第一冷却器与第一填料塔通过管路连通;第二填料塔的出液管路与第二循环槽通过管路连通;第二循环槽与第二循环泵通过管路连通;第二循环泵与第二冷却器通过管路连通;第二冷却器与第二填料塔通过管路连通。
本发明的一种含高浓度氮氧化物的废气的净化方法,其步骤为:
1)用第一引风机(正压或负压运行皆可)将含高浓度氮氧化物的废气引入第一填料塔,第一循环泵将第一循环槽中的氧化分解液通过第一冷却器冷却后加至第一填料塔中并与第一填料塔中的含高浓度氮氧化物的废气逆流接触;
2)经过步骤1)处理后的气体进入第二填料塔,第二循环泵将第二循环槽中的氧化分解液通过第二冷却器冷却后加至第二填料塔中并与第二填料塔中的气体逆流接触,经过处理后的气体用第二引风机通过尾气排放出口排出;
上述第一循环槽中的废水通过废水排放出口排出,第二循环槽中的废水通过废水排放出口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兵北方环境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中兵北方环境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719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进行天象观测的毡房
- 下一篇:电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