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目标机的卫星姿态控制半物理仿真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72136.7 | 申请日: | 201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892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郭雷;乔建忠;欧阳滨;余远金;刘翠翠;刘华;杨照华;全伟;崔培玲;韩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7/02 | 分类号: | G05B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多目标 卫星 姿态 控制 物理 仿真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目标机的卫星姿态控制地面半物理仿真系统,该系统可在地面模拟卫星在轨飞行时不同模式下的姿态测量与控制过程,可用于验证卫星控制系统总体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以及研究卫星在轨运行时的故障处理策略。
背景技术
卫星工程是一项高投入、高风险而又高精度的系统工程,卫星在轨运行时,由于受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其姿态和轨道形状很复杂,又因为卫星轨道和姿态的控制依赖于制导与导航系统,因此,高精度、高可靠的卫星姿态测量与控制系统已成为制约卫星快速发展的瓶颈。由此可见,在设计卫星时,需要非常认真、仔细姿态和轨道控制系统的设计,但是,设计的系统是否符合任务要求,需要将各种轨道以及姿态测量器件接入硬件回路进行地面半物理仿真验证。
目前在卫星姿态容错控制的地面半物理仿真系统研制方面,仿真系统与空间技术装备一起发展,已长达半个多世纪。美、俄、欧洲等国家的航天部门和宇航公司都很重视航天器的仿真研发技术,建立了很多仿真平台,其仿真设备既有大型的国家试验室,又有小型的试验台。现阶段的半物理仿真系统在多节点实时通讯方面以星型结构为主,这种实时网络结构具有低延迟、高传输率的优点,确保所有节点数据快速更新,但是这种网络结构增加了一个实时网络HUB,并且相同的节点数,使用的光纤也增加了一倍,在增加试验成本的同时,大大降低了整个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另外,现阶段大多数半物理仿真系统只是考虑系统正常工作时的情况,并没有系统的考虑由于空间单粒子翻转效应、单粒子锁定效应,或者其它原因,使得系统中某个部件或者几个部件出现故障时的急救策略,为后续的工程化以及卫星正式在轨飞行留下隐患。总之,由于存在上述缺陷,现有的微小卫星姿态控制地面半物理仿真系统存在实时网络结构复杂、运行成本高、运行可靠性差和解决半物理仿真系统部件故障策略少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实时网络结构简单、运行成本低和运行可靠性高的卫星姿态控制地面半物理仿真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基于多目标机的卫星姿态控制地面半物理仿真系统由实时定位子系统(2)、姿态测量子系统(4)、姿态控制综合处理系统(3)、执行机构(1)、信号调理箱(5)、目标机(6)、显示计算机(7)和显示系统(8)组成;实时定位子系统(2)通过GPS模拟器(21)和GPS接收机(22)获得卫星的实时位置信息;姿态测量子系统(4)通过采集卫星当前工作模式下应用的姿态测量部件(星敏感器感器(41)、太阳敏感器(42)、三轴光纤陀螺(43)和磁强计(44))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结算,获得卫星的实时姿态信息;执行机构(1)通过执行部件(磁力矩器(101)、机械飞轮(102)和磁悬浮飞轮(103))控制卫星的实时姿态;信号调理箱(5)包括信号调理箱1(51)、信号调理箱2(52)和信号调理箱3(53),主要完成对接收到的力矩信息、姿态信息和位置信息的调理,并将调理后的信息传送给目标机(6);目标机(6)包括姿态动力学仿真目标机(61)、轨道动力学仿真目标机(62)和姿态控制目标机(63),各目标机分别对姿态动力学、轨道动力学和姿态控制信息进行解算;姿态控制综合处理系统(3)在接收实时定位子系统(2)发出的位置信息、姿态测量子系统(4)测量的姿态信息、执行机构(1)执行的力矩指令的同时,将接收到的数据通过信号调理箱1(51)、信号调理箱2(52)和信号调理箱3(53)传送给姿态动力学仿真目标机(61)、轨道动力学仿真目标机(62)和姿态控制目标机(63)进行姿态解算与力矩计算,最后姿态控制综合处理系统(3)将解算出的实时力矩信息回传给执行机构(1)并使相应的部件工作;显示计算机(7)和显示系统(8)将此过程中的姿态参数及各敏感器、执行机构的输出通过以太网送给显示计算机并显示。本发明为验证卫星姿态控制系统总体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及模拟卫星的在轨飞行过程提供了必要的帮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721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