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装置、像素电路及其显示驱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72520.7 | 申请日: | 201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148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丰村直史;内野胜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2 | 分类号: | G09G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郭定辉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装置 像素 电路 及其 显示 驱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具有像素阵列(其中,像素电路以矩阵状态排列)的显示装置、像素电路及其显示驱动方法,并且例如,涉及使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有机EL器件)作为发光器件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示例包括JP-A-2007-133282(专利文档1)、JP-A-2003-255856(专利文档2)、JP-A-2003-271095(专利文档3)和JP-A-2008-9198(专利文档4)。
已经开发了使用有机EL器件作为像素的图像显示装置,例如,如以上各个专利文档中所示。由于有机EL器件是自发光器件,因此它具有这样的优点:与例如液晶显示器相比,图像的可见度增大,不需要背光且响应速度高。另外,各个发光器件的亮度级别(色调)可以由器件中流动的电流值来控制(所谓的电流控制型)。
有机EL显示器具有作为与液晶显示器相同的驱动系统的简单的矩阵系统和有源矩阵系统。前者具有这样的问题:尽管其结构简单,但难以实现大型化以及高清显示器,因此目前有源矩阵系统正蓬勃地发展。在这种系统中,由像素电路内部提供的有源器件(一般是薄膜晶体管:TFT)来控制各个像素电路内部的发光器件中流动的电流。
发明内容
顺便提及,请求显示质量的提高,作为通过在每一个像素中消除亮度不均匀性等的、使用有机EL器件的像素电路的配置。特别地,提出了像素电路(其中,取消像素电路中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和迁移率的变化,以消除每一个像素中的亮度不均匀性)的各种配置和操作,用于实现具有良好均匀性的显示面板。
因此,期望实现能够更适当地校正例如由向发光器件施加电流的驱动晶体管的迁移率和阈值电压的变化引起的均匀性恶化的显示装置。
本公开的实施例针对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像素阵列,其中以矩阵状态排列多个像素电路,每个像素电路均具有发光器件和将与输入的视频信号电压对应的电流施加到所述发光器件的驱动晶体管;信号选择器,至少将作为信号线电压的所述视频信号电压和基准电压提供到所述像素阵列上以列排列的各条信号线;第一写扫描器,关于在所述像素阵列上以行排列的各条第一写控制线输出第一扫描脉冲,其用于控制所述信号线电压到所述像素电路的输入;以及第二写扫描器,关于在所述像素阵列上以列排列的各条第二写控制线输出第二扫描脉冲,其用于与所述第一扫描脉冲一起控制所述信号线电压到所述像素电路的输入。
该方面的显示装置可以配置为具有当在漏极/源极之间施加驱动电压时,驱动晶体管将与栅源电压对应的电流施加到所述发光器件的配置所述像素电路进一步包括:存储电容器,连接在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和源极之间,并存储从所述信号线输入的所述视频信号电压;以及第一和第二切换装置,串联连接在所述信号线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节点之间。所述第一切换装置通过所述第一扫描脉冲而导通或截止,且所述第二切换装置通过所述第二扫描脉冲而导通或截止。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由所述第一和第二扫描脉冲来导通所述第一和第二切换装置二者,从而将所述信号线电压输入到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节点。
该方面的显示装置可以被配置为,在每一个像素电路中,在所述信号线电压处于所述视频信号电压的时段期间,通过由所述第一和第二扫描脉冲来导通所述第一和第二切换装置二者,从而输入所述视频信号电压,以及通过关于经所述第一扫描脉冲的所述第一切换装置的导通时段,调整经所述第二扫描脉冲的所述第二切换装置的导通时段的长度,来在每一个像素电路中调整在输入所述视频信号电压时执行的所述驱动晶体管的迁移率校正操作的时段。
该方面的显示装置可以被配置为,在每一个像素电路中,通过当所述第一和第二切换装置二者均被所述第一和第二扫描脉冲导通时将所述基准电压输入到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节点,并通过在所述信号线电压处于所述基准电压的时段期间将所述驱动电压施加到所述驱动晶体管,来执行允许所述存储电容器存储所述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的阈值校正操作,以及通过关于经所述第一扫描脉冲的所述第一切换装置的导通时段,调整经所述第二扫描脉冲的所述第二切换装置的导通时段的长度,来在每一个像素电路中调整所述阈值校正操作的执行时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公司,未经索尼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725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