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段式胶罐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73039.X | 申请日: | 201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293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2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汇伟塑胶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23/00 | 分类号: | B65D23/00;B65D23/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张海文 |
地址: | 52844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段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胶罐容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加强手柄的胶罐。
背景技术
胶罐可用盛装食用油、酱油、洗涤剂、燃油、化工原料等各种液体物质,适用领域十分的广泛。市面上常见的大容量胶罐,为了具备足够的抗拉、抗压性能,通常会将罐壁设计得较厚,然而这样一来,胶罐所需要的原材料就会更多,增加了成本,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采用的原材料少,同时亦具备足够的抗拉、抗压性能的分段式胶罐。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分段式胶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外壁上设有至少一圈内凹的凹位,将所述罐体分段。
上述的罐体上设有二圈平行的凹位,将所述罐体分为上、中、下三段。
上述的罐体中段的外围高度低于上、下段,在罐体的中段外设置有连接上、下段的加强手柄,加强手柄的内腔与罐体的内腔连接于一起,加强手柄的外侧壁高度与罐体上、下段的侧壁高度持平或低于罐体上、下段的侧壁高度。
进一步,罐体中段的两侧均设置有加强手柄。
进一步,罐体的上、下段具有两相对侧面作为支撑面,其中一侧面设有凸起的定位台,另一侧面对应位置处相应设有内凹的定位槽。
进一步,两加强手柄分别与定位台及定位槽位于同一侧。
进一步,罐体相邻侧壁的转角处设有加强内凹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所提供的罐体,具有凹位将罐体分段,所带来的形状能够为有效加强管体的抗拉、抗压强度,此外增设的加强手柄不但能够带来更高的承力强度,而且还方便于使用者在不同角度的持握;本发明在达到足够强度的情况下,可以将罐体做的较薄,减少了原材料及生产成本,可见本发明具有极好的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的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除、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图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分段式胶罐,包括罐体1,罐体上设有用于注液的注液口和用于提起的横提手柄,本发明的罐体1外壁上设有至少一圈内凹的凹位11,将所述罐体1明显的分段,这样罐体1成型的形状,将因为凹位11和分段的部分而具有较好的承力强度。
如图中所示,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罐体1上设有二圈平行的凹位11,将罐体1分为上、中、下三段,在尽量不减少容量的情况下,能够具有足够的强度;其中,罐体1中段的外围高度低于上、下段,在罐体1的中段外设置有连接上、下段的加强手柄2,加强手柄2的内腔与罐体1的内腔连接于一起,如此加强手柄2即可作为更方便的握持部位,供使用者提起,并可以有效的加强罐体1整体的强度,适合于大容量的结构,而加强手柄2在实际使用中,也可以节省原材料,并有利于增加胶罐的容量;此外,加强手柄2的外侧壁高度与罐体1上、下段的侧壁高度持平,或是低于罐体1上、下段的侧壁高度,如此不会影响罐体1的主体外形,在罐体1摆放或叠加码放时不受加强手柄4的影响。
作为优选的方案,罐体1中段的两侧均设置有加强手柄2,使得结构对称,受力平衡;相应的,本发明为了叠加码放更为稳定,并且考虑到对强度的进一步加强,罐体1的上、下段具有两相对侧面作为支撑面,其中一侧面设有凸起的定位台12,另一侧面对应位置处相应设有内凹的定位槽13,在两个罐体1相互重叠码放时,下一个罐体1的定位台12刚好与上一个罐体1的定位槽13配合,使得两个罐体1不容易晃动。此外,可以将两加强手柄2分别与定位台12及定位槽13位于同一侧;这样在横向摆放胶罐时,便于使用者持握加强手柄2。
此外,在罐体1相邻侧壁的转角处还可设有加强内凹位14,亦可进一步加强胶罐的强度。
本发明通过上述结构,可使得胶罐在采用尽可能少的原材料,制造的尽可能薄的同时,保证胶罐具备足够的强度来承受内部液体及外力的挤压,性能十分优秀。
当然,本发明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汇伟塑胶工业有限公司,未经中山汇伟塑胶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7303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