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工业废弃物黄磷废渣生产缓释复混肥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173226.8 申请日: 2011-06-25
公开(公告)号: CN102276353A 公开(公告)日: 2011-12-14
发明(设计)人: 杨树祥;沈静;马亚斌 申请(专利权)人: 云南金星化工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5G3/00 分类号: C05G3/00
代理公司: 昆明今威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代理人: 赵云
地址: 661018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 国省代码: 云南;5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用工 废弃物 黄磷 废渣 生产 缓释复混肥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肥料的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工业废弃物黄磷渣生产缓释复混肥的方法。

背景技术

缓释肥也称控释肥,就是在化肥颗粒表面包上一层很薄的疏水物质制成包膜化肥,水分可以进入多孔的半透膜,溶解的养分向膜外扩散,不断供给作物,即对肥料养分释放速度进行调整,根据作物需求释放养分,达到元素供肥强度与作物生理需求的动态平衡。缓释肥具有以下优点:①肥料用量减少,利用率提高。缓释肥肥效比一般未包膜的长30天以上,淋溶挥发损失减少,肥料用量比常规施肥可以减少10—20%,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②施用方便,省工安全。可以与速效肥料配合作基肥一次性施用,施肥用工减少三分之一左右,并且施用安全,防肥害③增产增收。施用后表现肥效稳长,后期不脱力,抗病抗倒,增产5%以上。目前缓释肥的生产方法主要为硫磺包衣,有机聚合物、蜡包膜。

黄磷渣是化工厂生产黄磷时所产生的工业废渣,外观呈细颗粒状,略带白色,为水淬物。其化学成分与铁厂炼铁时排放的粒化高炉矿渣相似,粒度大多在2mm以下。黄磷渣的化学成分主要为SiO2、CaO及CaF2,还有少量的Al2O3、Fe2O3、MgO及P2O5等。目前黄磷废渣的回收利用主要在水泥制造行业。

硅肥是一种新型肥料,被国际土壤界列为继氮、磷、钾之后的第四大元素肥料。硅肥分缓效硅肥(主要含硅酸钙,如钢铁渣、黄磷渣、煤粉渣等)和水溶性高效硅素化肥(主要成分为硅酸钠)两大类,主要用于水稻、小麦、玉米等喜硅作物,尤以水稻对硅最敏感。水稻素有硅酸植物之称,在缺硅土壤上施用硅肥可以增强水稻抗病能力,提高结实率,促进干物质的累积进而增加产量,并有改善米质的作用。硅肥抗稻瘟病、抗褐变穗、纹枯病的效果最显著,水稻施用硅肥后,能够促进水稻生长发育,提高抗逆性,主要表现为增加分蘖率,提高有效收获穗数;增加水稻自身抗病能力,即使水稻感染上病害,也可以使病斑硅质化,控制病斑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采用工业废弃物黄磷渣生产缓释复混肥的方法,原料含有硅、钙、镁、磷等营养元素,生产的肥料具有肥效缓释、肥效期延长、肥效利用率提高的作用。 

实现本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①使用工业废弃物黄磷渣为包膜材料;②将黄磷渣研磨到120目以下;③采用糖蜜作为包膜辅助剂;④将黄磷渣粉、复混肥和糖蜜混合,三者的质量比为,黄磷渣粉:复混肥:糖蜜=0.8~1.2:8~12:0.01;⑤在包膜机的作用下完成肥料的包膜工序,肥料颗粒表面形成厚度0.2~0.5mm的黄磷渣粉包衣,得到缓释复混肥成品。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包括:①工业废弃物黄磷渣先烘干烘干至含水15%以下后,再研磨成粉料;②包膜过程各种物料的混合比例,黄磷渣粉:复混肥:糖蜜=1:10:0.01;③包膜工序采用滚筒式包膜机,尾部通70~80℃的热风,热风与物料逆向流动,完成物料的干燥。

本发明的上述生产方法具有如下优点:①以工业废弃物黄磷废渣为包膜材料包裹复混肥,不仅复混肥养分得到了缓释,还提供了硅、钙、铁、磷等营养元素,有益作物的生长;②黄磷废渣是环境友好型原料,以黄磷渣作为生产肥料的原料,开辟了工业废弃物黄磷渣回收利用的新途径;③把黄磷废渣研磨到120目,不仅能提高包膜的强度和被包肥料养分的控释效果,还能提高黄磷渣中有效硅的释出率,提高营养成分,促进水稻、玉米、小麦等喜硅作物健康成长,提成其抗病性和抗逆性;④与其他包裹工艺相比,黄磷渣作包裹材料具有能耗低,易操作,有益养分元素含量多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粒度2mm左右的黄磷渣经滚筒式烘干机干燥后送入高强度磨机,研磨成细度120目的粉状物料,经磨机选粉系统收集后送入矿粉仓,再经流量可控型螺旋运输机输送到滚筒式包膜机。粒度2mm的尿素经计量皮带计量后输送到滚筒式包膜机,与黄磷渣粉和糖蜜粘合剂按黄磷渣粉:尿素:糖蜜=0.9:8:0.01的混合比例放入包裹机内混合,黄磷渣粉在糖蜜的粘合作用下均匀的包裹于尿素颗粒表面,形成厚度0.2~0.5mm的疏水膜,包膜机尾部通入的热风将物料烘干到水分≤5%,制得灰白色的缓释复混肥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金星化工有限公司,未经云南金星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732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