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马铃薯苗后覆膜栽培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73621.6 | 申请日: | 2011-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829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侯跃;尹自友;冯祖卿;腾安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芒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G13/02;A01C1/00;A01B79/02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陈左 |
地址: | 678400 云南省德宏***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马铃薯 苗后覆膜 栽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作物栽培方法,尤其涉及马铃薯高产栽培方法,属于农作物栽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马铃薯为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是目前位居水稻和小麦之后的,作为世界第三大重要的粮食作物。由于马铃薯块茎的水分较多,脂肪较少,单位体积的热量相当低,营养成分非常全面,营养结构比较合理,并且还含有谷类粮食作物所没有的胡萝卜素和抗坏血酸,因此,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是重要的集粮食和蔬菜于一身的优良品种。同时马铃薯的种植也是农民群众增加收入、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芒市种植马铃薯的历史较为悠久,但大部分农户还采用传统栽培技术,这种方法致使马铃薯产量不高,容易受到病虫害的影响,劳动强度大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马铃薯苗后覆膜的高产栽培方法,有效地解决了芒市冬早马铃薯亩产低,商品率低等问题,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
本发明的目的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
1、种薯的选择与处理。每亩播种量160公斤,播种前50天购进马铃薯种,9月购种最佳。把种薯放在清洁、干燥、无虫害侵染的地面上,如块茎蛾吸食芽眼,用优博或农地乐喷雾,再用薄膜覆盖种薯4小时进行防治,每7天一次,连续防治二次。选择品种纯正,健壮,发芽的壮龄薯播种,播种前3天将发芽的大种薯切块,所用的刀、木板等用具,用70%的酒精消毒,以减少用具带菌,避免病菌在种薯间相互传播。切块时从顶芽到脐纵切1~2刀,平分2~4块,每薯块40克,小薯块留2个健康的芽,切着病薯,随时剔除,更换切刀再切另一种薯,切块后,用克露和溃枯宁喷切口,平放在干燥的地面,使其切口愈合。
2、基肥准备工作:根据土壤养分情况和马铃薯的需肥规律,一次性施足基肥,每亩要求复合肥(N∶P∶K=15∶15∶15的三元复合肥50公斤或三元复合肥40公斤、硫酸钾10公斤)、硼肥2公斤、钙镁磷40千克、腐熟农家肥1500公斤,播种前15天把农家肥与钙镁磷拌匀,喷杀虫剂堆捂备用。
3、适时播种:最佳播种节令10月20日至11月20日。
4、精细整地,提高播种质量。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排灌方便的沙壤田种植。水稻收割后,深犁板田,晒5~7天,然后细耙,晒捂10~15天再进行一次细耕细耙,开沟作墒,要求墒宽80厘米,沟宽30厘米,在墒中间开宽40厘米,深5厘米的播种沟,先把基肥放在播种沟中间,把种薯以行距40厘米,株距30厘米进行摆放(每沟播二行),肥料与种薯间距离5厘米,避免肥料把种薯烧伤,再用农家肥盖种,最后用沟土覆盖8~10厘米。
5、追肥培土:当马铃薯长至15厘米左右,每亩用10~15公斤尿素撒施在距根株5厘米处,然后用沟土对整个墒面进行深培土,培土宽而厚,促进薯块的形成和膨大,防止薯块外露变绿。
6、覆膜:采用宽60厘米、厚0.005毫米的地膜,亩用量4公斤。先将膜拉在马铃薯墒面,然后用剪刀或手破膜取出马铃薯苗,最后用土压紧四周和破膜口。盖膜的质量要求:一是盖膜时土要细碎,土壤水分要充足,一般表层5厘米土壤含水量在15%;二是膜要摆平、拉直、拉紧、贴紧畦面,然后用泥土把四周压紧压实;三是要与风向平行的南北畦较适宜。
7、病虫害防治: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实行水旱轮作,清理好田间沟渠,控制好水分,灌浅水,减少病虫害的滋生场所。
马铃薯病害有马铃薯晚疫病、花叶病、青枯病等,马铃薯齐后,喷“安泰生”或“金雷”预防晚疫病的发生,晚疫病发生后,必须用安克、克露、烯酰吗啉等药剂交替使用,每五天一次,连续三次。花叶病采用病毒灵、小叶灵防治。对青枯病可采用农用链霉素、加收米防治。
虫害主要有金针虫和地老虎,可在播种时用地虫灵防治或高效低毒的药剂进行灌根,还应控制斑潜蝇、蚜虫、吊丝虫等对植株的危害。
8、适时收获、提高质量标准化。马铃薯成熟的主要标志是植株衰老变黄或干枯,此时块茎不再膨大,产量不再增加,薯皮变化,说明可以收获了,一般早上采挖,在地面上晒凉至下午5点后,开始分级包装,这样,在长途运输过程中就不会脱皮和薯块腐烂。薯块按75~250克和250克以上两个等级分装,分级后的马铃薯可用网装包装,包装后要避开阳光照射防止薯皮变绿,及时外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芒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未经芒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736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