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压缩机组均油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73741.6 | 申请日: | 201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788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单永明;衣永海;秦海杰;孟庆海;刘前进;申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三洋压缩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1/00 | 分类号: | F25B31/00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高永德 |
地址: | 116033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缩 机组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制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多蒸发温度、并联机组压缩机均油系统。
背景技术
制冷技术中,当采用多台压缩机来循环制冷剂时,由于各压缩机的启停、各压缩机输气量不同等原因,会造成的压缩机间冷冻油不均匀的问题,因而存在某压缩机贫油或者富油的问题。为了消除这种不均匀状态,现有技术中有两种解决方法,一是采用油位检测系统,根据压缩机内油位的高低来控制回油管路阀门的开闭。这种方法能较好的控制压缩机的油位,不足是成本很高;另一种方法是压缩机采用均油管路,在压缩机曲轴箱压力相同的情况下,能实现冷冻油均匀分配,其不足是多蒸发温度并联机组各压缩机曲轴箱压力不同时,便会造成冷冻油会更多的流到曲轴箱压力相对较低的压缩机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控制简单、成本低廉而且可靠的并联压缩机的均油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压缩机组均油系统,包括由两台以上高温工况压缩机组和低温工况压缩机组并联构成的多温蒸发制冷系统,多温蒸发制冷系统的高温工况压缩机组和低温工况压缩机组的排气分别经过单向阀I、单向阀II和单向阀III汇合后,连接到油分离器的入口,油分离器的出口连接到室外侧热交换器入口,室外侧热交换器出口连接到贮液器入口,贮液器出口分两路分别通过膨胀阀连接到室内侧热交换器入口,室内侧热交换器出口分别连接到高温工况压缩机气液分离器I和低温工况压缩机气液分离器II的入口,高温工况压缩机气液分离器I和低温工况压缩机气液分离器II的出口分别连接到高温工况压缩机组和低温工况压缩机组的进气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分离器的回油孔连接回油管路,回油管路分别通过毛细管连接到各高温工况压缩机组的曲轴箱,各高温工况压缩机组的曲轴箱的正常油位上限的上部位置设有溢流管,溢流管通过毛细管和电磁阀连接到低温工况压缩机气液分离器的入口。
本发明所述一种压缩机组均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各高温工况压缩机组的曲轴箱的正常油位上限位置通过均油管路相连接。
本发明所述一种压缩机组均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分离器是浮球式油分离器。
本发明的均油系统的原理是:并联压缩机的排气进入到油分离器中,分离出来的冷冻油在油分离器中达到一定的液位时,通过回油管路及毛细管的节流,冷冻油均匀地分配到各高温工况压缩机的曲轴箱。
当各高温压缩机的曲轴箱内压力不同时,曲轴箱内油位便会产生一定的高差。由于油分离器会及时地将分离出来的冷冻油压回到各曲轴箱,所以各高温工况压缩机不会出现贫油问题。
当某一高温工况压缩机的油位到达溢流管路的高度时,冷冻油会由于压差的作用,溢流到低温工况压缩机的气液分离器内,进而回到低温工况压缩机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只要系统内冷冻油的充灌量适当,就可以保障冷冻油分配均匀,并且不需要运行任何均油程序和进行任何油位的检测。
附图说明
本发明共有附图1幅,
图1为本发明的均油系统的机构示意图。
附图中,1-第一压缩机;2-第二压缩机;3-第三压缩机;4-单向阀I;5-单向阀II;6-单向阀III;7-毛细管I;8-毛细管II;9-油分离器;10-室外侧换热器;11-贮液器;12-膨胀阀I;13-室内侧换热器I;14-气液分离器I;15-单向阀IV;16-膨胀阀II;17-室内侧换热器II;18-气液分离器II;19-毛细管III;20-毛细管IV;21-溢流管路I;22-溢流管路II;23-均油管路;24-回油管路;25-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三洋压缩机有限公司,未经大连三洋压缩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737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成报表模板的方法与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生产密封圈的注塑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