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型马达换向器装配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74077.7 | 申请日: | 2011-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770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段后江;张瑞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段后江;张瑞平 |
主分类号: | H01R43/06 | 分类号: | H01R43/06 |
代理公司: |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52002 | 代理人: | 杨云 |
地址: | 550009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 马达 换向器 装配 | ||
1.一种微型马达换向器装配机,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机架(6)上设有六工位转盘机构(4),在该六工转盘机构上对应于各工位处设有上模组件(3),在机架(6)上靠近四号工位的位置设有胶圈送料器(1)和下模组件(2),在机架(6)上靠近四号工位的位置各设有三个极片送料器(8)和三只机械手(9),在机架(6)上靠近一号工位的位置各设有骨架送料器(5);其中:
六工转盘机构(4)由固定在机架(6)上的主轴(4-12)、套装在该主轴上的棘轮(4-9)、套装在该棘轮上的齿轮(4-8)、设在该齿轮上的棘爪机构、固定在棘轮(4-9)上的转盘(4-1)、固定在主轴(4-12)上的固定盘(4-4)、固定在该固定盘上的定位机构、固定在该固定盘一号和四号工位处的第一气缸(4-5)、与该第一气缸活塞杆固定连接的顶杆(4-3)、固定在该固定盘上的第二气缸(4-11)、与该第二气缸活塞杆连接并与齿轮(4-8)啮合的齿条(4-10)构成,所述棘爪机构由设在齿轮(4-8)上的棘爪(4-14)、固定在该齿轮上的第一弹簧座(4-16)、设在该第一弹簧座与所述棘爪之间的第一弹簧(4-15)构成,所述定位机构由固定在固定盘(4-4)上的第三气缸(4-7)、与该第三气缸活塞杆连接并可插入设在转盘(4-1)各工位处定位孔(4-17)中的定位杆(4-2)构成;
上模组件(3)由固定在转盘(4-1)上对应于各工位处的上模(3-1)、插装在各上模(3-1)中的芯轴(3-2)、套在该芯轴的第二弹簧(3-3)构成;
胶圈送料器(1)由通过支架(1-4)固定在机架(6)上的胶圈料盘(1-1)、固定在支架(1-4)上与该胶圈料盘出口对接的胶圈滑道(1-3)、固定在该胶圈滑道出口端的第一限位钢丝(1-2)、以及固定在胶圈料盘(1-1)背面的电磁铁(1-5)构成;
下模组件(2)由固定在机架(6)上的第四气缸(2-9)、与该第四气缸活塞杆固定连接的横拖板(2-8)、固定在该横拖板上的立导轨(2-12)和第五气缸(2-7)、设在所述立导轨上并与该第五气缸活塞杆固定连接的立拖板架(2-11)、固定在该立拖板架顶端的下模(2-1)、通过下活塞杆固定在该立拖板架上的双行程气缸(2-5)、与在该双行程气缸的上活塞杆固定连接的第二弹簧座(2-4)、设在该第二弹簧座中并穿过下模(2-1)向上伸出的下模芯轴(2-2)、以及设在第二弹簧座(2-4)中将该下模芯轴顶紧的第三弹簧(2-3)构成;
极片送料器(8)由固定在机架(6)上的垫板(8-7)、固定在该垫板上的极片振盘(8-1)、通过直振(8-2)设在垫板(8-7)上并与该极片振盘出口对接的极片滑道(8-3)、固定在垫板(8-7)上且顶部设有异形定位孔的极片定位座(8-5)、固定在该极片定位座上从侧面与所述异形定位孔连通的极片吸管(8-4)构成,异形定位孔与极片滑道(8-3)的出口端连接;
机械手(9)由固定在机架(6)上的第六气缸(9-9)、与该第六气缸活塞杆固定连接的安装板(9-8)、固定在该安装板上的调节螺母(9-7)、安装在该调节螺母中的螺杆(9-6)、与该螺杆固定连接的导轨(9-11)、固定在该导轨上的第七气缸(9-5)、设在导轨(9-11)上并与该第七气缸活塞杆固定连接的进给拖板(9-12)、固定在该进给拖板上的第八气缸(9-4)、设在进给拖板(9-12)上并与该第八气缸活塞杆固定连接的开合推板(9-3)、固定在进给拖板(9-12)上的固定夹(9-1)、与该固定夹铰接的活动夹(9-2)构成,开合推板(9-3)上设有第一滑槽(9-13),活动夹(9-2)通过插装在该第一滑槽中的第一拨销(9-14)与开合推板(9-3)活动连接;
骨架送料器(5)由固定在机架(6)上的底板(5-3)、固定该底板上的骨架振盘(5-1)和导向座(5-12)、固定在该导向座上且顶部设有骨架定位孔的骨架定位座(5-10)、固定在机架(6)上的第九气缸(5-4)、与该第九气缸活塞杆固定连接的线性轴承座(5-6)、插装在该线性轴承座中可插入所述骨架定位孔中的送料针(5-9)、固定在线性轴承座(5-6)上的第十气缸(5-7)、将该第十气缸活塞杆与送料针(5-9)固定连接的升降块(5-8)、固定在骨架振盘(5-1)出口的第二限位钢丝(5-13)、以及固定在骨架定位座(5-10)上与定位孔连通的骨架吸管(5-11)构成,导向座(5-12)一端与骨架振盘(5-1)的出口对接、另一端与骨架定位座(5-10)的定位孔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段后江;张瑞平,未经段后江;张瑞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7407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干式插拔型GIS终端
- 下一篇: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