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泥处理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74108.9 | 申请日: | 201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13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光;薛艳;张国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亚同环保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C02F1/12;C02F11/10;C10G1/04;C10B53/00;C10B57/08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许亦琳;余明伟 |
地址: | 20009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泥 处理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化工污水处理场的油泥处理工艺,主要是涉及石油化工污水处理场含油污水处理产生的油泥减容及综合利用,属于石油化工含油污水处理场污泥处理工艺设计。
背景技术
石油化工含油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主要有油泥、化学污泥和剩余活性污泥。油泥主要来自隔油池、调节罐等工艺装置。
含油污泥(油泥)组成大致分为水乳化油或吸附油,以及胶质、沥青质、粘土等。油泥在水中一般呈稳定的悬浮乳状液体系,其水合和带电性形成了稳定的分散状态,很难实现多相分离,从而增加了处理的技术难度。
油泥密度介于原油与水之间,油泥产生的总量占炼油污水处理场回收污油体积比5%左右,油泥含油量为20%左右,油泥含水率为75%左右,固体含量为5%左右。
油泥的收集与石油化工污水处理场污水处理工艺有关。
炼油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场后首先进行隔油处理,油泥主要产自调节罐或平流式隔油池(API油分离器)、平行板式隔油池(PPI油分离器)或倾斜板式隔油池(CPI油分离器)。
这里涉及到的油泥不包括污水处理场池(罐)底泥和混入隔油系统的化学污泥、剩余活性污泥。
目前,含油污水处理场油泥处理及处置方法有:
焚烧法:经过预先脱水浓缩预处理后的含油污泥,送至焚烧炉进行焚烧,温度800~850℃,焚烧后的灰渣需进一步处理,缺点是焚烧过程中产生二次污染,能耗高。
热解吸法:热解吸是一种改型的污泥高温处理方法,油泥在绝氧条件下加热到一定温度使烃类及有机物解吸,缺点是处理费用高。
污泥生物反应器法:生物反应器是一种将含油污泥稀释于营养介质中使之成为泥浆状的容器。生物反应器通过人为地控制充氧、温度、营养物质等操作条件,使烃类物质生物降解。
溶剂萃取法:油类物质从污泥中被溶剂抽提出来后,通过蒸馏把溶剂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循环使用。
炼油污水处理场油泥处理工艺通常是先将油泥进行浓缩脱水,再通过投加一定量的絮凝剂改善其脱水性能,然后进行机械脱水。石油化工污水处理场通常的油泥处理工艺为:
(1)油泥→重力浓缩→焚烧;
(2)油泥+化学污泥→重力浓缩→炼油厂焦化装置;
(3)油泥+化学污泥+剩余活性污泥→重力浓缩→机械脱水→卫生填埋。
上述几种油泥的处理工艺存在的缺陷是:①污泥浓缩焚烧工艺处理成本高,能耗大,而且产生严重的二次污染;②如果将化学污泥混入炼油厂焦化装置将直接影响到焦炭装置产品的质量;③含油污泥采取直接卫生填埋的处置方法只是污染物相的转移,存在诸多的污染事故隐患,同时也是对有限资源的一种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泥处理工艺,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所采用的石油化工污水处理场油泥处理工艺如下:
污油和油泥→集油井→污油罐加温→油泥池→重力浓缩→炼油焦化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油泥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将污油和油泥置于污油罐(4)中加热至85~90℃,并维持70~74h,使油泥中的油、水、泥三相分离,然后进行切水;
2)切水完成后,将剩余的污油及油泥导入油泥池(6)中,油泥池(6)池面富集的污油导出进行再次回收,油泥池(6)内剩余油泥进入重力浓缩池(8)中处理;
3)经重力浓缩池(8)浓缩后的油泥经油泥输送泵(9)送往焦化装置。
经重力浓缩池(8)浓缩后的油泥经油泥输送泵(9)送往炼油厂焦化装置,可作为骤冷介质在清焦前对热焦炭进行冷却,油泥中分离出的水可作为冷焦水或切焦水回用。
所述油泥密度介于原油与水之间。油泥的总量占炼油污水处理场回收污油体积的5%左右。所述油泥中含油量为20%左右(重量含量),油泥含水率为75%左右(重量含量),固体含量为5%左右(重量含量)。
所述污油和油泥来自石油化工污水处理场的隔油系统。所述隔油系统包括调节罐、平流式隔油池(API油分离器)、平行板式隔油池(PPI油分离器)或倾斜板式隔油池(CPI油分离器),不包括污水处理场池(罐)底泥和混入隔油系统的化学污泥及剩余活性污泥。
进一步的,所述污油和油泥由以下方法获得:使含油污水先通过格栅井拦截漂浮物和较大的悬浮物,格栅井出水进入隔油系统(1)中,收集油珠直径大于60um的污油及油泥;收集到的污油及油泥进入集油井(2)中,然后通过污油泵(3)进入污油罐(4)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亚同环保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亚同环保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741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