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输出可调反馈力的装置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74532.3 | 申请日: | 2011-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937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郭卫东;刘斌;刘冠阳;张玉茹;宋传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15/00 | 分类号: | G05D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32 | 代理人: | 王顺荣;唐爱华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出 可调 反馈 装置 方法 | ||
1.一种输出可调反馈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动力源、传动机构、螺旋拉伸弹簧、检测元件四部分;动力源,即伺服电机;传动机构,主要包括操作末端,钢丝绳,传动轮,减速器,该传动轮包括主动轮和从动轮;螺旋拉伸弹簧有两根,其刚度、初始长度完全相同;检测元件,即两个编码器;该装置采用钢丝绳传动,两根钢丝绳分别绕在两个传动轮上并与传动轮固连,钢丝绳的两端分别与两根螺旋拉伸弹簧相连;主动轮与一个操作末端固连,从动轮与减速器输出端固连,两个编码器分别与主动轮及伺服电机相连,用于检测主动轮与电机轴的转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出可调反馈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作末端是汽车模拟方向盘、轮船模拟方向盘或者飞机模拟驾驶盘。
3.一种输出可调反馈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操作者牵引操作末端运动,在主动轮和伺服电机的相互作用下,传动轮两侧螺旋拉伸弹簧的发生变形,螺旋拉伸弹簧通过钢丝绳、主动轮最终施加到操作末端一个反作用力,从而使操作者感受到反馈力;在主动轮转角一定的情况下,改变电机轴的转角,也就是改变从动轮的转角位置,可以改变两侧螺旋拉伸弹簧的变形量,从而调整人手感受到的反馈力的大小;螺旋拉伸弹簧的变形量影响弹簧力的大小,弹簧力的大小影响主动轮受到的阻力矩;螺旋拉伸弹簧的变形量越大,主动轮受到的阻力矩越大;阻力矩通过从动轮、操作末端传递到人手上,使操作者感受到反馈力;所以,改变螺旋拉伸弹簧的变形量,可改变主动轮所受的阻力矩的大小,从而改变人手感受到的反馈力的大小;螺旋拉伸弹簧的变形量的大小是由主动轮、从动轮共同作用得到的;
定义弹簧力对主动轮的阻力矩为M,当主动轮力矩平衡时,M与人手受到的反馈力矩相等;定义主动轮、从动轮半径分别为R、r,弹簧刚度为K,主动轮、从动轮相对于初始平衡位置转角分别为α、β,电机轴相对初始位置转角为θ,减速器减速比为i,左侧螺旋拉伸弹簧的变形量为Δl;则有:
Δl=rβ-Rα
M=2KRΔl=2KR(rβ-Rα)
由上式可见,通过改变从动轮的转角β,可以达到改变人手受到的反馈力矩M的目的;
β=(M/2KR+Rα)/r,θ=iβ,根据要求的反馈力矩M的大小及主动轮转角α,可计算出伺服电机的实时的转角θ;
控制系统中设定β=f(α)的函数关系;改变β=f(α)的函数关系,即可改变人手受到的反馈力矩M的大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7453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