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机动车的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74598.2 | 申请日: | 2011-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126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F·里德迈尔;G·伯姆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迪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65/19 | 分类号: | E05B65/19;E05B4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吴鹏;牛晓玲 |
地址: | 德国因戈***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机动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锁装置,例如所述锁装置用于锁住发动机罩。
背景技术
例如在EP 2 149 659 A1中参考图5描述了一种用于锁住可摆动地铰接的机动车前盖或发动机罩的锁装置,其中锁装置和设置在前盖上的锁扣共同作用;在锁装置的壳体中可转动地支承转动凹锁部/转动锁舌(Drehfalle)、抓钩和锁定爪。为了打开锁装置,为抓钩和转动凹锁部设有单独的操纵件,例如形式为两个单独的鲍登拉索(Bowdenzuege)。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锁装置,该锁装置仅利用唯一的操纵件实现对转动凹锁部和抓钩的操纵。
该目的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的锁装置实现。在从属权利要求中描述了本发明的改进方案。
根据本发明,用于机动车的锁装置包括:
转动凹锁部,所述转动凹锁部以在打开转动方向上被弹性预加载的方式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锁装置的壳体中,所述转动凹锁部具有缺口式的锁舌轮廓,该锁舌轮廓用于在所述转动凹锁部的闭锁位置中锁止地接纳将与所述锁装置锁定接合的锁扣;
抓钩,所述抓钩以在与所述打开转动方向相反的闭锁转动方向上被弹性预加载的方式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壳体中,所述抓钩具有用于在所述抓钩的抓住位置中可靠地钩抓/握抓(Hintergreifen)住所述锁扣的钩部段;
锁定爪,所述锁定爪以被弹性预加载的方式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壳体中,从而在所述转动凹锁部的所述闭锁位置中所述锁定爪的一锁定部段通过与所述转动凹锁部的锁定轮廓的接合来阻止所述转动凹锁部朝向打开转动方向的转动,以及利用与所述锁定爪的弹性预载反向的、所述锁定爪的第一解锁操作,使所述锁定爪的锁定部段释放所述转动凹锁部沿打开转动方向直至所述转动凹锁部的使所述锁扣被解锁的解锁位置的转动;以及
连杆,所述连杆可转动地这样铰接在所述锁定爪上:使得所述连杆被逆着所述转动凹锁部的用于控制所述连杆的运动的控制轮廓来预加载,
其中,为进行控制使所述控制轮廓这样成形:使得在所述转动凹锁部的所述闭锁位置中所述连杆的一连接端部被释放,而在所述转动凹锁部的解锁位置中以及在所述抓钩的所述抓住位置中所述连接端部与所述抓钩的连接部段处于联接关系中,从而利用与所述锁定爪的弹性预载反向的、所述锁定爪的第二解锁操作使所述抓钩能沿打开转动方向一直转动至所述抓钩的使所述锁扣被释放的释放位置。
优选这样构造该锁装置:使其在机动车中可以横向和纵向使用。
通过根据本发明的锁定爪、连杆和转动凹锁部控制轮廓的共同作用,可以仅借助于唯一的操纵件,即锁定爪或者说例如唯一的安装在锁定爪上的鲍登拉索,来操纵抓钩和转动凹锁部以打开锁装置。同时,根据本发明确保了仅通过锁定爪的第二解锁操作使抓钩到达其释放位置。换句话说,根据本发明,利用来自例如车辆内室的唯一的操纵件提供了两行程的操纵。
通过根据本发明设置的转动凹锁部的用于操作抓钩的控制功能,把通过转动凹锁部的锁舌轮廓实现的初级闭锁功能和通过抓钩的钩部段实现的次级闭锁功能有利地组合在唯一的构件(转动凹锁部)中。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抓钩和转动凹锁部布置在一公共的转动轴上。
这种实施方式实现了尤其节省空间且成本低廉地制造根据本发明的锁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转动凹锁部具有带动(连动)轮廓;其中,所述抓钩具有带动部段,所述带动部段与所述转动凹锁部的所述带动轮廓这样地处于联接关系中:在所述转动凹锁部的所述解锁位置中,所述抓钩抵抗其弹性预载从所述抓钩的过抓住位置(Ueberfangposition)移动至所述抓钩的抓住位置中,所述过抓住位置与所述转动凹锁部的所述闭锁位置相对应。
根据本发明,“过抓住位置”表示一沿闭锁转动方向位于抓住位置后面、亦即超过该抓住位置并且保证通过钩部段可靠地钩抓住锁扣的位置。
通过在带动部段和带动轮廓之间的根据本发明的联接关系,以简单且可靠的方式实现了抵抗弹性预载对抓钩的转动驱动,其中转动凹锁部承担了对抓钩的控制。为此,转动凹锁部的弹性预载优选提供比抓钩的弹性预载更高的弹簧力矩。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锁装置还具有一抓钩锁定件,该抓钩锁定件以被弹性预加载的方式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壳体中,使得在所述抓钩的所述抓住位置中,所述抓钩锁定件的锁止部段与所述抓钩的第一锁止轮廓相接合,从而所述抓钩抵抗其弹性预载保持在抓住位置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迪股份公司,未经奥迪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745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