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面向服务质量保障的认知网络服务迁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76809.6 | 申请日: | 2011-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965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王慧强;林俊宇;卢旭;冯光升;吕宏武;李冰洋;徐俊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28/10 | 分类号: | H04W28/10;H04W28/24;H04W40/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向 服务质量 保障 认知 网络服务 迁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网络系统的服务质量保障(quality of service,QoS)。
背景技术
认知网络(Cognitive Networks,CN)受认知无线电(Cognitive Radio,CR)技术启发而提出,其核心思想是使网络网络能够感知内外环境变化,实时调整网络网络的配置,动态智能地适应外界环境变化并指导未来的自主决策,也就是在网络层面引入生物自律性质,增强其环境适应能力和认知能力。目前对认知网络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由于认知网络应用环境的复杂程度远超过开发者在网络设计初期所预想的程度,已经成功地在传统IP网络层部署的综合服务IntServ和区分服务DiffServ等网络QoS体系结构仍不能满足以宽带、移动、IP化等为主要特征的认知网络QoS保障需求,不能适应认知网络中实时交互式流媒体业务的要求。如何建立保障通信的框架结构并提供高效的网络QoS以保证认知网络端到端性能成为认知网络的核心内容和研究热点。
目前对认知网络QoS的研究大致存在两种思路。一种思路是仍沿用传统互联网络的QoS体系,例如通过对IntServ和DiffServ的改进与融合来满足用户需求。IntServ需要在端到端传输路径上的每个节点为每一信息流建立并维持资源预留,因而导致连接建立和连接释放阶段的额外开销激增;DiffServ面向QoS参数加以区分应用,相比IntServ简化了信令,但由于DiffServ结构中网络和端网络之间缺乏信令通信,不能提供端到端的QoS保障。认知网络QoS研究的第二种思路则是试图建立具有自适应能力的认知网络QoS保障机制。Sheng-Wen H等人在文献《An adaptive QoS guarantee framework for SMIL multimedia presentations with ATM ABR service》中提出一个面向应用QoS的SMILe自适应框架,该框架定时检测SMILe媒体对象的ATM可用流量带宽,并自适应地调整现有SMILe对象的带宽分配以满足SMIL的实时异步需求。Gramm等人在文献《Adaptive QoS for Mobile Web Services through Cross-Layer Communication》中提出一种基于跨层通信的移动Web服务自适应模型,研究服务接收终端如何利用该框架定义各种QoS标准,以及如何选择服务提供商等问题。Hsu-Yang K等人在文献《A configurable multicast multimedia framework supporting adaptive QoS》中从信息反馈和异构QoS的角度提出了一个可配置多播、多数据流和多媒体流的可配置网络,该网络使用动态反馈和定期反馈控制相结合的机制来适应异构网络实时动态的环境。辛明军等人在文献《基于多Agent的复合模型求解自适应QoS机制》中以代理技术为实现手段,提出一种复合模型协作求解的自适应QoS体系结构,以提高协同计算环境分布式问题协作求解的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由于现有认知网络QoS保障方式本质上并没有改变传统控制模式,调节网络QoS质量的手段比较分散,缺乏一种形之有效的、网络化的、具有自适应能力的认知网络OoS保障方案,因此难以满足大规模认知网络中服务对QoS的特定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简单、高效、无需加大系统运行中备份容错的开销的面向服务质量保障的认知网络服务迁移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面向服务质量保障的认知网络服务迁移方法,其特征是:认知网络系统将服务迁移实例导入工作节点服务队列等待并执行,如果服务执行正常则服务迁移机制不启动;若系统检测到了系统中存在工作节点服务失效的情况,则启动服务迁移机制,步骤如下:
(1)暂停该服务失效的节点上当前正在执行的服务,并获取其他服务的执行情况,同时创建一个服务迁移实例,对于服务迁移实例的创建,均通过当前工作节点生成;
(2)对步骤(1)暂停的服务进行分层重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768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