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限位块的异步多颚板抓斗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77169.0 | 申请日: | 2011-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491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高如桐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如桐 |
主分类号: | B66C3/00 | 分类号: | B66C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3001 河北省唐***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限位 异步 多颚板 抓斗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起重机抓斗,特别是等力异步的多颚板抓斗。
(二)背景技术 废钢等杂乱物料,规格无序,重量不一。用起重机装卸,其抓斗,目前较先进的有三种:异步启闭多颚板抓斗、抗撞异步启闭多颚板抓斗、多爪组合抓具,专利号依次是9311697.7,94248340.5,200610032364.3。该类抓斗,主要由上横梁、柔性撑杆、下横梁和颚板组成。柔性撑杆内设置液压缸,它们闭环串联,颚板等力异步闭合抓牢物料。构思巧妙,结构简单,但存在一个共同缺陷:闭合状态下,颚板端头超过抓斗中心线或抓曲线,导致其差动量下降,抓取效率明显降低。结构不完善,原理有缺陷,后有说透。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点,提出一种改进方案,使闭合状态下,颚板任一端头不会超过中心线或抓取线,从而完善结构,提高抓取性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在下横梁与颚板头部的公用铰轴下面,于下横梁固联限位块,闭合状态下,该块与颚板头部下平面接触,其颚板端头在中心线上或抓取线上。
该限位块用角形钢板固牢,因此改进简单,但彻底克服颚板端头超过中心线或抓取线的缺陷,结构和原理得到完善,显著提高抓取性能。
(四)附图说明 图1是带限位块的异步多颚板抓斗的主视图。
图2是柔性撑杆内油缸工作原理图。
图3是异步多颚板抓斗限位块限位原理图。
图4是带限位块的异步多颚板组合抓斗的主视图
图5是异步多颚板组合抓斗组合原理图。
图6是多颚板组合抓斗颚板端头的连线图。
图7是图4所示抓斗限位块的第二种型式。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7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细节和工作情况。
例一。参照图1-3。
图1是闭合状态四绳带限位块的异步多颚板抓斗。其它如单绳型、双绳型、电动型,已在前述三项专利中详细描述,实质与本发明所用已有技术等效,故不再重述。
现有的异步多颚板抓斗,主要由上横梁1、柔性撑杆2、下横梁3、颚板4组成。颚板4数3-10,具体设计时决定。布置型式有两种:沿圆周等距分布或左右对称布置。
支持绳5支持抓斗。开闭绳6进入抓斗,卷绕上滑轮组7、下滑轮组8;下松上拉,下横梁3下降或上升,通过柔性撑杆2,实现颚板4等力异步启或闭。下横梁3上下的驱动,还可以采用扭矩轮、电力机械等型式,是等效的。
柔性撑杆2内装液压缸。图2所示为6颚板抓斗的柔性撑杆2内各装1个液压缸11的工作原理。无杆腔和有杆腔,分别用油管A12、油管B13闭环串联。在各自的系统内,设有手动单向注液泵14,并设过滤网15、小油箱16。手动单向注液泵14设计为油缸11内压力低于大气压自动补油。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在下横梁3与颚板4的公用铰轴9的下面,设有限位块10,该限位块10固联在下横梁3底面的外沿处,另一面与颚板4头部的下平面接触;此时,颚板4的端头,位于抓斗中心线上。或限位块10固联于颚板4头部的下平面,另一面与下横梁3的底面外沿接触。两种设法是等效的。产生的两种接触,或有小间隙,一般2-5mm为宜,实施时酌情决定。
限位块10用钢板与下横梁3或颚板4焊接,也可采用螺栓固牢。
图3是限位原理图。以两个柔性撑杆2为例。
参照图3(a)。两油缸11活塞全在全行程的中间位置。限位块10在公用铰轴9下面,限定下横梁3与颚板4,使颚板4端头在中心线上。此状态为抓斗闭合标准状态。简称闭合状态。此时,上横梁1和下横梁3的距离为H。
图3(b)所示为抓斗抓物闭合终了状态。抓斗大开,开始抓不规则物件。当遇到不同阻力,颚板4随机等力异步动作。设闭合终了,一个油缸的活塞到无杆腔尽头,其颚板4端头,距中心线距离为L;另一个油缸活塞到有杆腔尽头,由于有限位块10限位,颚板4端头,只能在中心线上;此油缸伸长,上横梁1和下横梁3的距离是H1。显然H1>H。
L为颚板4的最大差动量。此值,实际使用时是个变量。相应的H1,也是个随机变量。
多缸动作原理相同。
H1>H,是原刚性多颚板抓斗常见现象,因为抓不规则物料,其中定有颚板4端头到不了中心线上,下横梁3相对上横梁1下移,这是由重力式抓斗所决定的。不存在任何问题。
从图3分析知道:颚板4既产生最大差动量,其颚板4端头也不会超过中心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如桐,未经高如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771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