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太阳能光伏电池片烧结的工艺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77339.5 | 申请日: | 2011-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374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李钊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久能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1/18 | 分类号: | H01L3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314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电池 烧结 工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种太阳能光伏电池片烧结的工艺方法,涉及的是太阳能光伏电池片制造技术领域,应用于光伏电池片的烧结。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太阳能光伏电池的烧结,用石英管加热,其加热方式是采用设定的温度曲线从常温-升温-保温-降温-常温的加热的烧结工艺过程,所述的保温温度,一般在700-900℃左右,烧结炉常温-升温-保温-降温-常温过程,烧结炉长度不般不低于7m,采用石英管加热,不仅在能源方面消耗很大,而且石英管更换相当频繁。另外,由于厚薄只有0.35mm以下的硅片,在高温下容易变形,直接影响到下道工艺,封装时硅片容易破碎,使整块太阳能组件报废的情况时有发生,造成生产成本上升;容易造成封装的太阳能组件转换效率下降,间接地增加了太阳能光伏电站的投资成本,浪费了大量的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对设定的温度曲线从常温-升温-保温-降温-常温的加热烧结工艺加以改进,摒弃石英管加热进行烧结的方式,采用全波远红外辐射的方法对涂用铝浆、银浆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片通过全波远红外线辐射,达到铝浆、银浆与太阳能光伏电池片相互交熔,提高单片转换效率的一种太阳能光伏电池片烧结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网带运动过程中,采用常温-全波远红外波连续辐射-常温的烧结工艺,工艺过程中炉膛输入呈正压的保护气体;所述的全波远红外波波长在400um-700um范围内;所述的全波远红外波连续辐射的时间在2min-10min之间;所述的全波远红外波连续辐射的辐射元件由陶瓷基体加钒、钛元素后成方形或长方形的固体结构;所述的炉膛输入呈正压的保护气体的气压在0.01Mp-0.08Mp范围内。实施该技术后的明显优点和效果是:本工艺与利用石英管作发热元件的烧结炉工艺相比,工艺简单,烧结质量好。采用辐射元件辐射加热的工艺,形成的烧结炉结构相对简单,缩减长度2/3,维修方便,降低了投资成本。由于采用辐射元件,节电70%,节约了不可再生资源。同时,提高了太阳能光伏电池的转换率1-2百分点,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用6 光伏电池硅片烧结为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整个操作系统由电脑控制,辐射元件接通电源,辐射元件被加热并辐射波长为600um全波远红外波,打开保护气体进气孔进入气压为0.03Mp的氮气,充满炉膛。启动减速电机带动主动轮旋转,带动网带由被动轮向主动轮方向运动,网带运动,随之带动网带上印刷有铝浆的硅片连续进入,在经过辐射元件将辐射波长为600um全波远红外波直接照射硅片表面,全程时间3分钟,全波远红外波穿透铝浆达到硅片表面,烘干铝浆并使硅片表面与铝浆进行烧结,使铝浆与硅片相互交融,粘合面牢固地结合成一体,再通过运动中的网带带出,排气孔通过拔风排除烧结炉内的铝浆产生的蒸气和氮气混合的废气。同样,硅片上印刷的银浆,采用同样的方法进行烧结,也在本专利覆盖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久能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久能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773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31-00 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敏感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者专门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控制的半导体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导体本体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转换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辐射控制通过该器件的电流的,例如光敏电阻器
H01L31-12 .与如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电光源,如场致发光光源在结构上相连的,并与其电光源在电气上或光学上相耦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