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良地质条件下的竖井施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77387.4 | 申请日: | 2011-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050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功强;冯国忠;左峰;张惠忠;张世民;彭玲;田勇华;刘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00 | 分类号: | E21D1/00;E21D1/03;E21D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海智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2 | 代理人: | 曾永珠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良 地质 条件下 竖井 施工 方法 | ||
1.一种不良地质条件下的竖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施工步骤:
第一步:在竖井井口所在位置浇筑盖重混凝土;
第二步:在盖重混凝土上布置两圈超前固结灌浆孔,并在灌浆孔内设置锚筋束,灌浆孔的孔深为竖井深度,锚筋束深度同灌浆孔深度;
第三步:采用反井钻机自上而下钻设成竖井的导孔;
第四步:采用反井钻机自下而上钻设成竖井的导井;
第五步:扩挖前的超前支护;
第六步:竖井自上而下造孔爆破扩挖;
第七步:扩挖后加强支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良地质条件下的竖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第三步中的导孔为Φ21.6cm的导孔;
所述第四步中的导井为Φ1.4m的导井;
所述第五步中的超前支护为:在竖井周圈布置超前注浆小导管,在距小导管管口0.5m以下管壁钻φ8-10mm、孔距40cm、梅花型布置的注浆孔,管底割除两个楔形口后,做成尖状,导管走向与竖井轴线夹角为30°,环向间距为30~50cm,孔深4m;
所述第六步的扩挖为:采用人工自上而下直接造孔爆破,人工将石渣通过导井扒到竖井底部;
所述第七步的加强支护包括钢支撑和锚喷支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不良地质条件下的竖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竖井周圈布置的超前注浆小导管采用φ42mm并且单根长4.0m的钢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不良地质条件下的竖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超前注浆小导管安装完成后,利用注浆机进行注浆,浆液水灰比为1∶1~0.5∶1,注浆压力0.2Mp,浆液扩散到导管周围的岩层。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不良地质条件下的竖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挖前对井口5m段采用钢筋混凝土锁口,锁口高出地面并在锁口顶部周圈设置栏杆,锁口混凝土布置在结构混凝土以外。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不良地质条件下的竖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支撑为,采用I20型工字钢,每榀钢拱架分4段制作,钢拱架间中心距60cm,连接筋采用φ25mm螺纹钢,环向间距为0.4m,单根长为0.8m,与拱架焊接牢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不良地质条件下的竖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喷支护为,在每榀钢拱架上下两排分别布置自进式中空注浆锚杆,锚杆直径φ32mm,单长3m,环向间距1.0m,锚杆与拱架焊接,注浆水灰比为1∶1~0.5∶1,注浆压力0.2MPa。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不良地质条件下的竖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钢拱架和锚杆施工完成后,开挖面上挂φ6.520×20cm钢筋网,并喷射C20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7738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体式多弹簧大通径旋转接头
- 下一篇:男装革基布的处理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