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神经退行性疾病活性物质的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177790.7 申请日: 2011-06-28
公开(公告)号: CN102309528A 公开(公告)日: 2012-01-11
发明(设计)人: 吴海强;郑易之;黄健子 申请(专利权)人: 深圳大学
主分类号: A61K36/06 分类号: A61K36/06;C12N1/14;A61P25/14;A61P25/16;A61P25/28;C12R1/645
代理公司: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0 代理人: 何青瓦
地址: 518060 广东***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神经 退行 性疾病 活性 物质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天然产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从红树耐盐内生真菌中提取具有显著抗神经退行性疾病活性物质的方法。 

背景技术

神经退行性疾病包括阿尔茨采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亨廷顿舞蹈病(Huntington’s disease,HD)等,是一种临床上的多发病和常见病,主要症状包括进行性记忆和认知功能障碍、运动障碍等等。一旦发病,会给患者、家庭及社会造成极大的精神和经济负担。随着人类社会年龄结构老龄化,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率日趋升高,已成为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的第三大世界性健康问题。 

近年来人们对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机理进行了大量研究,也对其发病机理提出了一些不同的假设,如关键蛋白的缠结及聚集、氧化应激、生物金属离子稳态失衡、线粒体功能衰竭、遗传因素等。然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原因及发生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明确。已有研究结果显示,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关键蛋白的聚集沉淀在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调节作用,如AD的发病即与Aβ(beta-amyloid)等关键蛋白的聚集、沉淀、以及寡聚体产生的细胞毒性直接相关,Aβ蛋白的过量表达和聚集、沉淀可以直接导致线粒体紊乱、氧化应激、神经突触传递中断、轴突运输中断、膜完整性受损破裂等多种AD相关病理变化,而HD的发病与Poly Q的聚集直接相关等。因此,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蛋白的聚集沉淀已成为研究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机理及抗神经退行性疾病药物最重要的靶标之一。 

虽然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蛋白通过β片状折叠交联聚集形成不溶性纤维,最终以块状高聚体形式出现并导致神经细胞的死亡。但最近研究 结果证明,在形成不溶性纤维过程中产生的可溶性蛋白寡聚体才是真正体现其神经毒性的物质。因此,与研究纤维或块状高聚体的聚集抑制剂相比,探讨如何筛选研究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蛋白寡聚体的聚集抑制剂对于抗神经退行性疾病活性成分研究具有更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价值。 

与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病机理研究的慢慢深入相比,抗神经退行性疾病药物相关研究则明显滞后,迄今为止临床上尚无针对病因的特效治疗药物。现有药物对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病情只有一定的辅助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延缓病情的恶化,但都不能逆转病情,如抗AD药物为例,现有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IChEIs)如tacrine、donepezil、huperzine、ENA-713、fuperdin A等及近几年用于临床的非竞争性NMDA受体拮抗剂盐酸美金刚(memantine)等药物都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很多情况下还会引起乙酰胆碱相关不良反应。因此,研究发现新的、特殊生境抗神经退行性疾病药用资源并从中发现结构新颖、作用独特的新型活性成分对于抗神经退行性疾病先导药物的研究极为重要,是解决神经退行性疾病新药研发的核心手段之一。 

红树林是介于海洋生态和陆地生态之间的一种非常特殊的生态区域。受红树林高度盐责化、土壤的缺氧、高光辐射及周期性的海水浸淹等独特生长环境的影响,极为丰富又极具特色的红树林微生物资源已成为最独特的海洋药用资源之一。自1993年从太平洋紫杉(短叶红豆杉)中分离得到能够产生新型活性物质的内生真菌Taxamyces andrenae后,红树林植物内生真菌活性物质的研究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目前,国内外已经在红树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中分离鉴定了多个结构独特、新颖的化合物,在肿瘤、病毒、抗菌等重大疾病防治方面都有较大的应用前景。其中从Kandelia candel树皮内生真菌菌体中分离鉴定的sporothrinsA和Xylaria sp.代谢产物Xyloketal A-D对乙酰胆碱酯酶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这就进一步证明:红树内生真菌及其代谢物作为抗神经退行性疾病新药研究的资源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从红树耐盐内生真菌中提取制备具有显著抗神经退行性疾病活性物质的制备方法,提取制备所得组分具有较强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关键蛋白聚集抑制活性。 

本发明所述的红树耐盐性内生真菌已经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鉴定为:Phomopsis occulta,隐藏拟茎点霉,其于2011年2月23日保藏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珞珈山武汉大学保藏中心,即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保藏编号为CCTCC M2011044。本实验室对其命名为SN3-2。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抗神经退行性疾病活性物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大学,未经深圳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777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