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风车服务电梯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78094.8 | 申请日: | 2011-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440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蒋黎明;李云波;郑钢;刘明国;顾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莱茵电梯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9/00 | 分类号: | B66B9/00;B66B11/02;B66B11/04;B66B1/06;B66B5/02;B66B5/26;B66B5/28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张利强 |
地址: | 215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车 服务 电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风力发电的风车服务电梯。
背景技术
随着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的日益紧缺及市场对能源的需求飞速膨胀,能源的采购价格一路飞涨。开发新能源,尤其是可再生的绿色能源,已经成为发展趋势。
风力发电是一种绿色发电方式,通过风车将风能转换为电能。风力发电设备都属于大型设备,高度在几十米到一百多米。通常,在风力发电设备的风塔外有一个长长的爬梯,方便维修塔顶设备的工程人员上下。风力发电设备的风塔的爬梯的缺点在于:效率低,危险性高,而且工程人员不方便携带维修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风塔的特殊结构和高度,克服现有技术低效率、高危险性、不方便使用的缺点,提供一种风车服务电梯,专门用于风车设备的检修维护,可安全、高效地运送维修人员和维修设备,满足风力发电厂设备检修的需要。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风车服务电梯,该风车服务电梯包括梯轨、沿梯轨运行的轿厢、驱动钢丝绳、摩擦提升机系统、控制系统和安全保护系统。轿厢在摩擦提升机系统的带动下沿梯轨运行。
优选的是,轿厢包括厢体、框架和滚轮导向装置。其中,框架沿梯轨设置,滚轮导向装置连接在该框架上,轿厢通过该滚轮导向装置沿梯轨运行。
优选的是,摩擦提升机系统包括摩擦提升电机和夹绳机构。
优选的是,控制系统包括控制摩擦提升电机运行的控制柜和电气控制系统。该控制柜位于轿厢的顶部。
优选的是,摩擦提升机系统位于轿厢的顶部,该摩擦提升机系统夹持驱动钢丝绳,带动轿厢运行。
优选的是,安全保护系统包括限速器和安全钳。
优选的是,安全保护系统包括位于梯轨下部的缓冲器。
优选的是,电气控制系统包括随轿厢共同升落的供电电缆。
优选的是,本发明风车服务电梯的布置方式为无井道露天安装。
本发明风车服务电梯的优点是:装置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且安装方便,可安全、高效地运送维修人员和维修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风车服务电梯一较佳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2是本发明风车服务电梯一较佳实施例的后视图;
图3是本发明风车服务电梯的摩擦提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识为:1、梯轨;2、轿厢;3、驱动钢丝绳;4、滚轮导向装置;5、摩擦提升电机;6、钢丝绳传送机构;7、控制柜;8、限速器;9、安全钳; 10、制动轨;11缓冲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本发明风车服务电梯针对风塔的特殊结构和高度进行了创新,区别于普通电梯。本发明风车服务电梯与普通电梯的区别之一在于:驱动方式不同。具体的,本发明风车服务电梯通过摩擦提升电机带动轿厢在驱动钢丝绳上运行。另一点区别之处在于,风塔的特殊性决定了本发明的风车服务电梯只能在露天安装及使用,没有井道。在创新点同时,本发明风车服务电梯也保留了普通电梯的结构以及安全保护系统。具体描述如下。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发明的风车服务电梯包括梯轨1、沿梯轨1运行的轿厢2、驱动钢丝绳3、摩擦提升机系统、控制系统和安全保护系统,所述摩擦提升机系统带动所述轿厢2沿梯轨1运行。
轿厢2包括厢体、框架和滚轮导向装置4。其中,框架沿梯轨1设置,滚轮导向装置4连接该框架和厢体。正常使用时,轿厢2通过滚轮导向装置4沿梯轨1运行。
请参阅图3,摩擦提升机系统包括摩擦提升电机5和夹绳机构。摩擦提升系统通过摩擦原理来夹持驱动钢丝绳3,从而带动轿厢2向上或向下运行。具体地说,该摩擦提升系统通过摩擦提升电机5上的钢丝绳传送机构6对驱动钢丝绳3进行提升,该驱动钢丝绳3与轿厢2连接,从而带动轿厢2通过滚轮导向装置4在梯轨1上移动,实现轿厢2的向上或向下运行。
通常摩擦提升机系统固定于轿厢2的顶部,也可安装于其他合适的部位。
控制系统包括控制摩擦提升电机5运行的控制柜7和电气控制系统。控制柜7通常固定在轿厢2顶部,用于控制摩擦提升电机5的运行,也可安装在其他部位。
电气控制系统包括随轿厢2共同升落的供电电缆,该电缆持续给轿厢2上的设备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莱茵电梯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莱茵电梯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780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