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物质过滤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79164.1 | 申请日: | 2011-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941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强光初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光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强光初 |
主分类号: | B01D39/16 | 分类号: | B01D39/16;C02F1/62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事务所 32228 | 代理人: | 聂汉钦 |
地址: | 21418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过滤 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用于过滤污水中的重金属的生物质过滤材料。
背景技术
国家环保局调查显示,我国水体重金属污染问题十分突出:江河湖库底质的污染率高达80.1%;2003年,黄河、淮河、松花江、辽河等十大流域的流域片重金属超标断面的污染程度均为超Ⅴ类;2004年太湖底泥总铜、总铅、总镉含量均处于轻度污染水平;城市河流35.11%的河段出现总汞超过地表Ⅲ类水体标准,18.46%的河段面总镉超过Ⅲ类水体标准,25%的河段有总铅的超标样本出现。
重金属不但危害人类安全、影响水生动植物的生长,而且在污水治理过程中,由于重金属的毒性能直接杀死生物细菌,所以如果不将污水中的重金属去除,将会直接影响后续水处理的生物降解环节。
传统的去除水中重金属离子的方法有:化学法,该法投加化学药剂易造成二次污染,增加运行费用;吸附法,该法利用活性炭吸附或腐植酸树脂、沸石等吸附,吸附剂需要量大,难以用于大规模的生产应用;反渗透法,该法费用较高,难以大量应用。申请号为CN201010533375.6的专利文献提供了一种去除饮用水中重金属离子的膜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法主要由聚合物、树脂、添加剂和溶剂组成,该法的缺点是聚合物、添加剂和溶剂全部为高分子有机物,不仅费用高,而且有机物有气味、有污染性,不符合环保生产的要求,另外,该法用的树脂每隔一段时间就要进行清洗,需要耗费额外的人力和能源。上述方法在处理效率、技术成本等方面日趋不能满足无机污染物深度处理的需要。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质过滤材料,通过将植物废料、动物毛发、废皮革、甲壳等生物质原料与废塑料经过蒸汽爆破(气爆技术)处理,再添加合适的粘结剂制备而成。本发明原材料绝大部分为废物再利用,来源广泛,成本低廉,制备工艺简单,可以有效的过滤水中的重金属。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生物质过滤材料,包括以下制造步骤:(1)将植物废料经过机械粉碎,得到原料A;(2)将质量分数为64~66%的植物废料、4~7%的动物皮毛、8~11%的旧衣服、9~12%甲壳以及9~11%的废塑料进行蒸汽爆破处理,得到原料B;(3)将质量分数为50~60%的原料A、30~40%的原料B、2~4%的聚乙烯醇溶液、2~5%的废涂料混合物以及3~5%的壳聚糖混合,均匀搅拌,然后通过机械压制制造成过滤材料。
所述植物废料包括秸秆、果壳、茅草、芦苇、甘蔗渣、树叶、皇竹草、木屑的至少一种;
所述植物废料的含水量小于等于50%;
所述动物皮毛包括动物毛发、废皮革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原料A的粒径为40~100目;
所述原料B的粒径为0.01~100微米;
所述壳聚糖的粘度为980~1300mPa.s;
所述聚乙烯醇溶液中的聚乙烯醇的浓度为质量分数为8~12%;
所述废涂料混合物包括质量分数为96~98%的废氨基树脂漆和2~4%的聚氨酯树脂粘结剂,其中废氨基树脂漆的含固量为48~52%;
所述聚氨酯树脂粘结剂是指双组份聚氨酯粘结剂的甲组分或者乙组分的其中一种。
本发明有益的技术效果在于:
1、本发明使用气爆技术来处理植物废料、动物皮毛、甲壳、旧衣服等生物质原料,有以下优点:
(1)生物质原料经过气爆以后降解为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糠醛、糖类等,这些成分是亲水性的,其中纤维素和木质素本身还具有输送水分的自然通道,这种亲水性和输水通道有利于过滤材料大量的吸附污水;
(2)气爆处理中,植物废料、动物皮毛、甲壳等生物材料中还产生了一定数量的活化碳酸钙,碳酸钙能很好的同重金属进行离子交换、吸附、螯合、凝聚;
(3)在气爆结束时,生物材料的体积突然膨胀,其中产生的多糖、糠醛从纤维的晶体状区释出,在高温、高压下形成天然的交联剂,有利于过滤材料压制成型。
2、本发明的生物质原料中含有旧衣服,一般旧衣服的纤维素含量可以达到95%,在制备的过滤材料中可以起到增加抗拉强度、弹性强度和柔韧性的作用;如果旧衣服是由蚕丝、动物皮毛、皮革类制备的,这些材料中含有大量的动物蛋白、骨胶等,在气爆处理的高温、高压条件下可以形成天然的交联剂,使制备的过滤材料的结合力和弹性更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光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强光初,未经无锡光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强光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791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机介孔膜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吸收式热泵的喷雾干燥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