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重量比能量密度微能源系统、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80076.3 | 申请日: | 201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245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周健;孙晓玮;谈惠祖;周舟;王伟;周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M10/46 | 分类号: | H01M10/46;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潘振甦 |
地址: | 20005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量 能量 密度 能源 系统 方法 及其 应用 | ||
1.一种高重量比能量密度微能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能源系统的组成为:
(1)在GaAs电池背表面溅射生长Al薄膜;
(2)在Al膜表面溅射沉积氮化镍钴,其通式为ComNi1-mN,式中0<m<1;
(3)在氮化镍钴薄膜表面溅射沉积Li1.3Ti1.7Al0.3(PO4)3薄膜;
(4)在Li1.3Ti1.7Al0.3(PO4)3薄膜上沉积金属Li薄膜;
(5)在Li薄膜表面溅射成膜一层Cu薄膜;
(6)溅射(2)~(5)时在Al膜表面用不锈钢掩模板紧贴在露出未覆盖多层膜的Al表面,依次安装能源管理电路和RF收发模块,用金线连接GaAs电池正极、Li电池阳极、能源管理电路输出端和RF收发模块输出端。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a)所述的Al薄膜厚度为150-350nm;
(b)所述的Co氮化镍钴薄膜层的厚度为800-1000nm;
(c)所述的Li1.3Ti1.7Al0.3(PO4)3薄膜的厚度为1500-1700nm;
(d)所述的金属Li薄膜的厚度为1000-1200nm;
(e)所述的Cu膜厚度为500-800nm。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a)在未覆盖多层膜的Al表面安装能源管理电路,使得一电路输出端与Al相连。能源管理电路为采用富晶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FSA582充电管理芯片构建的电路,电路背面导电胶和不导电胶与Al表面粘结,导电胶连接电路输出端之一与Al表面,不导电胶连接电路背面不导电端与Al线;能源管理电路另外的输出端与RF模块和Cu相连;
b)在未覆盖多层膜的Al表面安装用于数据传输的RF模块,单元模块电路由Chipcon公司生产的低功耗、短距离的无线通信模块CC2420组成,可将探测到的温度、湿度等信息发送出,每8小时发送1次,每次发送脉冲电流1A,48ms,待机电流为40mA,输出电压3.3V;RF模块一输出端通过导电胶与Al薄膜相连,另外一输出端通过Au线与GaAs正极、能源管理电路输出端相连。连接手段采用wire bonding方法,连接材料为Au线。
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能源管理电路或RF收发模块与Au线的连接采用引线键合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8007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螺旋揉搓式豌豆脱皮机
- 下一篇:淋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