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袜子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80113.0 | 申请日: | 201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934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三野环;安藤俊生;新贺一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冈本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41B11/00 | 分类号: | A41B11/00;A61F13/08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高培培;车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袜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袜子,其在筒状的主体部具备比周边的箍紧力强的支撑线。
背景技术
近年来,自己觉得小腿部浮肿的人们不断增加。因此,期待整容效果,追求能够消除浮肿。小腿部是难以受到呼吸运动的影响的身体部位,是稍微施加压迫力也不要紧的身体部位。因此,为了抑制小腿部的浮肿,开发有一种利用周向力(周向应力、环向应力)进行压迫的加压短袜,该周向力是通过箍紧穿着者的小腿部而产生的从周围向深部方向作用的力。由此,减少小腿部的浮肿量。
在日本特开2008-266802号公报中公开有一种形成有螺旋形状的支撑线的袜子。该袜子的支撑线成为从外踝骨经由后脚踝直至膝关节后表面的下端的外回旋的螺旋形状。通过形成此种支撑线,作用于小腿部的骨骼而提高骨的可动性,从而预防脚的浮肿、发酸、疲劳等。
在日本特开2006-219805号公报中公开有一种斜向上形成的多个加压部沿上下方向分离配置的袜子。在该袜子中,沿着淋巴的流动方向形成加压部,在加压部对下肢肌面的按压作用下,能得到沿着淋巴的流动方向的刺激效果及按摩效果。
在日本实用新型第3091572号公报中公开有一种袜子,在形成为圆筒状的护腿中,将弹性布料部和中间布料部(非弹性布料部)沿脚的周向交替配置,使一方的开口侧相对于另一方的开口侧扭转而安装于腿肚子。在日本特开平10-310903号公报中公开有一种通过使加压力沿上下方向阶段性地变化而促进血液循环的袜子。
在日本特开2008-266802号公报所记载的袜子中,从胫骨的下端到胫骨全长的1/4~1/2的位置以斜向横切迎面骨(胫的前表面)的方式配置。大隐静脉131、隐神经132显露在迎面骨的该位置上。利用迎面骨以横切它们的方式形成支撑线时,阻碍静脉血的回流且妨碍血液循环,会产生无法消除浮肿的问题。
并且,以成为外回旋的螺旋的方式形成支撑线时,难以避开横切大隐静脉131、隐神经132的部位而有效地配置支撑线,从而无法有效地消除浮肿。
另外,穿着者感受到“紧”那样由于过度的周向力而小腿部受压迫时,有可能会抑制血液循环,而产生脚尖的发冷。此外周向力大时,有可能会引起穿着时的疼痛或穿着后的该部位的皮下组织的变形。
例如,在日本特开2008-266802号公报所记载的现有技术中,腿支撑线部的施加最高压力的部分(P点)的压力值优选为1.1kPa~5.0kPa。然而,在此种高压力值下,可以考虑为对身体部位的压迫过强。
此外,在日本特开2006-219805号公报所记载的现有技术及日本实用新型第3091572号公报所记载的现有技术中,从脚尖到踝骨的部位(脚部)未考虑脚掌等,因此存在无法压迫容易浮肿的足底静脉的问题。而且,从脚部到腿肚子的压力平衡不适当,作为加压短袜(袜子)无法使适当的箍紧起作用,而存在无法减轻对穿着者的身体的负荷而健康地改善浮肿的问题。
在日本特开平10-310903号公报所记载的现有技术中,通过从全向将小腿部箍紧的路线单位的环向应力,而将小腿部箍紧,因此会对穿着者施加多余的箍紧感,从而有可能会产生不适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此种课题而作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穿着者不会感到“过紧”的不适感,实现压感(紧的感觉)的适当化并促进血液循环而消除浮肿,并且抑制血液循环的阻碍主要原因而确保保温效果的袜子。
本发明者们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而反复锐意研究的结果是,发现了通过以避开大隐静脉、隐神经、腓肠外侧皮神经所显露的部分的方式配置支撑线,而不会妨碍血液循环,有效地消除浮肿,使支撑线沿倾斜方向趴在小腿部中的形状变化最大且体积变化速度大的脚踝腹侧而压迫该部位,从而能够产生大的补正效果的情况。需要说明的是,腹侧是穿着者的正面侧(脸侧)。
本发明的袜子至少具备覆盖脚背、脚掌及脚踝的主体部,其特征在于,具备配置成从脚背通过脚掌直至脚踝的内卷的螺旋状且比周边的箍紧力强的支撑线,支撑线具有:从脚背经由内侧直至脚掌而配置的第一箍紧部;及在脚踝腹侧从外侧向内侧向斜上方配置并呈面状地压迫脚踝腹侧的第二箍紧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冈本株式会社,未经冈本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801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物信号检测电极和生物信号检测装置
- 下一篇:电子设备存放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