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填充物推出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80268.4 | 申请日: | 201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935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谷仁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常盘 |
主分类号: | A45D40/04 | 分类号: | A45D40/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王锦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填充物 推出 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推出填充物而使用的填充物推出容器。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的填充物推出容器,众所周知有例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填充物推出容器。在该填充物推出容器中,当主体筒(容器前部)与操作筒(容器后部)相对旋转时,螺合部和另外的螺合部的螺合作用共同起作用,并且移动体进行规定量的移动之后,当进一步相对旋转时,仅通过螺合部的螺合作用而移动体进一步移动。在这种填充物推出容器中,在仅通过螺合部的螺合作用而移动体进一步移动时,另外的螺合部作为卡合机构发挥作用,即,反复进行另外的螺合部中的外螺纹以及内螺纹(一对卡合突起)的卡合以及解除卡合,并且产生卡合感。因此,实现使使用者感知相对旋转程度或移动体的移动程度。
此外,在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填充物推出容器中,设置于容器后部的轴体内插于移动体而在旋转方向上卡合于该移动体,该轴体与螺合部的螺合作用合作,作为使移动体移动的止转部发挥功能。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3917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这里,在上述的填充物推出容器中,在确保移动体充分的前进量(输送量)的情况下,直至移动体充分地前进为止,有必要在旋转方向上使止转部卡合于该移动体。这方面,在上述填充物推出容器中,如前所述,从涉及例如螺合部或卡合机构的构成上等理由来看,止转部设置于容器后部是通常情况。因此,直至移动体充分地前进为止,使止转部卡合该移动体未必容易,存在确保移动体的充分的移动量困难的情况。
因此,本发明其课题在于在随着卡合感而使移动体可移动的填充物推出容器中,确保移动体的充分的移动量。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本发明涉及的填充物推出容器在容器内具备填充物以及用于使该填充物移动的移动体,当容器前部与容器后部相对旋转时,一边产生卡合感,一边通过螺合部的螺合作用移动所述移动体,所述填充物推出容器特征在于包括:前筒,配置于所述容器内,并且在旋转方向上卡合于所述容器前部;后筒,配置于所述容器内,并且在旋转方向上卡合于所述容器后部;以及卡合机构,具有一对卡合突起,通过该一对卡合突起的卡合以及解除卡合而产生所述卡合感;所述螺合部的一个设置于所述后筒,同时所述螺合部的另一个设置于所述移动体;所述一对卡合突起的一个设置于所述前筒,同时所述一对卡合突起的另一个设置于所述后筒;所述前筒具有旋转卡合部,所述旋转卡合部与所述螺合部的螺合作用合作,作为使所述移动体移动的止转部,并在旋转方向上卡合于所述移动体;所述旋转卡合部以在初期状态卡合于所述移动体的前端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前筒中的所述卡合突起的一个的前侧。
在这样构成的本发明中,在具备螺合部和卡合机构的填充物推出容器中,旋转卡合部作为止转部设置于在旋转方向上卡合于容器前部的前筒上,并且,该旋转卡合部以在初期状态卡合于移动体的前端部的方式设置于卡合突起的一个的前侧。因此,直至移动体充分地前进为止,能够使旋转卡合部作为止转部适宜地卡合于该移动体。其结果是,在本发明中,在随着卡合感而使移动体可移动的填充物推出容器中,可确保移动体的充分的移动量。
此时,作为最适合发挥上述作用的构成,具体地说,可列举构成为:所述一对卡合突起构成与所述螺合部不同的另外的螺合部,当所述容器前部与所述容器后部相对旋转时,在所述移动体通过所述螺合部和所述另外的螺合部的螺合作用而进行规定量的移动之后,一边产生卡合感,一边仅通过所述螺合部的螺合作用进一步移动所述移动体。
此外,优选的是,所述后筒具备在旋转方向上卡合于所述容器后部的突起部,所述突起部在径向具有弹性,并且在所述容器后部与所述后筒通过大于规定旋转力的旋转力相对旋转的情况下,解除对所述容器后部的卡合。因此,即使在因某些原因容器后部与后筒通过规定旋转力以上的旋转力相对旋转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突起部作为转矩限制器发挥功能,可以防止由这样的旋转力而引起容器破损。
此外,优选的是,所述卡合机构具备以所述一对卡合突起相互卡合的方式施力于所述后筒的弹性部,所述弹性部通过在所述前筒的后端部形成沿外周面呈螺旋状延伸的切口而成。在该情况下,可以将卡合机构的弹性部与前筒一体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常盘,未经株式会社常盘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802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定时自动浇花花架
- 下一篇:单向性双极化超宽带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