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造多层复合导管的组合模具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80322.5 | 申请日: | 201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485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秦晓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伊诺精密塑胶导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7/20 | 分类号: | B29C47/20;B29C4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造 多层 复合 导管 组合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具,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制造多层复合管材的组合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塑料管材的用途要求越来越高,需要有两层或多层性能不同的材料管材,例如高压复合导管,要求外层为柔性较好材料,中间层为柔性适中材料,内层为耐高压的硬度较高材料。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先挤出内层管→二次包覆中间层→三次包覆最外层。工艺复杂,受其它因素影响导管易分层。而且每挤出一层需要一套模具,在设计模具时同心度要求较高,否则影响导管偏心,也只能一组模具使用在固定产品上,无法通用,如果经过反复使用和抛光后易变形,产品质量要求无法满足,造成无法使用,需重新制作,导致成本相对较高。所以采用共挤出工艺是最简单的方法,共挤出时,特别是精密导管挤出时,管体要求质量较高,如管体表面光洁度,压力承受能力,复合导管不分层等要求。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一次性制造多层复合管材,便于加工、清洁和更换的制造多层复合导管的组合模具。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制造多层复合导管的组合模具,包括口模和芯模组成,所述口模包括两个独立并相邻的部件,分别为口模一和口模二,所述芯模套在口模一和口模二内,并留有间隙,作为出料口,所述口模一底端设有进料口一,与所述进料口相通的口模一的出料口一位于所述芯模下方,所述口模一侧边设有总进料口与所述芯模相邻,所述芯模周围设有口模一的流道一,所述口模二内设有环形进料口二,所述口模二内设有与口模一的出料口相通的流道二。如果管材需增加一层,只增加一个口模二即可实现,使用时口模一与口模二连接。
作为优化,所述口模一和口模二之间设有锁紧螺丝。 作为优化,所述口模一中间部位设有一个或多个进料口以及与所述进料口相通的出料口。可根据复合管材所需层次选择。
作为优化,所述流道二位于所述口模二底部。
作为优化,所述环形进料口二位于所述口模二底部。流道根据料流的稳定性和压力平衡性来设计的。
作为优化,所述总进料口顶部设有与机头连接的螺纹。
有益效果:本发明制造多层复合导管的组合模具,在使用时只要在口模一和口模二上分别加工螺纹,打孔和流道槽即可。制作简单、加工方便;因磨损需更换时,只需对磨损部件进行更换即可,不需重开整套模具,减少材料浪费;使用操作简单,如果在两层的基础上需增加一层或多层,只需增加一个口模二或多个口模二即可实现,突破了传统做一层需增加一套模具的繁琐工艺;由于本发明组合模具具有一次能挤出多层的特点,同时在设计时考虑了各层次熔体汇合后流动速率及内应压力,大大提高了层与层之间的粘附力,解决了复合管分层难题,提高了受压能力,提高了效率并能保证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一种制造多层复合导管的组合模具,包括口模和芯模1组成,所述口模包括两个独立并相邻的部件,分别为口模一2和口模二3,所述芯模1套在口模一2和口模二3内,并留有间隙,作为出料口,所述口模一2底端设有进料口一3,与所述进料口一3相通的口模一2的出料口一5位于所述芯模1下方,所述口模一2侧边设有总进料口6与所述芯模1相邻,所述芯模1周围设有口模一2的流道一7,所述口模二3底部设有环形进料口二8,所述口模二3底部设有与口模一2的出料口4相通的流道二9,所述口模一2和口模二3之间设有锁紧螺丝10,所述口模一2中间部位设有一个或多个进料口以及与所述进料口相通的出料口,所述总进料口6顶部设有与机头连接的螺纹11。
工作原理:共挤制造多层复合管材时,将塑料母粒从进料口三(标号8)加入→挤出第一层塑料→第二层塑由进料口加入→通过口模一2的流道一7→进入口模二流道二9→由环形进料口二8进入包覆轨道,与第一层结合共挤,最终制成双层塑料复合管材,如需增加多层,只增加口模二用以上同样方法即可实现。
本发明将第二层包覆进料口(或两层以上)开在口模定径段处,也就是口模二底部与口模一顶部连接后口模定径处留有一环形间隙,由挤出机一挤出最内层塑料,挤出机二通过环形间隙挤出第二层塑料包覆内层塑料,挤出机三通过环形间隙挤出第三层塑料包覆第二层塑料,以此类推,各层塑料熔体由独立的流道流动.最终在口模定径段处汇合同时挤出口模,且层次分明,在经真空定径套或冷却水定形,本发明把定径段设计较长,目的是增加合流后各层次能紧密结合,不分层,同时也增加各熔体汇合后的料流阻力,大大提高管材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伊诺精密塑胶导管有限公司,未经南通伊诺精密塑胶导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803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