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曲线形棒条筛面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80535.8 | 申请日: | 201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479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武维承;王东;武智;孙勇强;范俊青;闫海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大同大学;大同市阳明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B5/24 | 分类号: | B03B5/24;B07B1/46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任林芳 |
地址: | 037003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曲线 形棒条筛面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适用于各种矿物的筛分和跳汰洗选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曲线形棒条筛面。
背景技术
金属或煤炭等矿物,在其生成过程中都会混入各种矿物杂质,在开采和运输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又会混入顶板和底板的岩石及其它杂质。为了降低矿物中的杂质量,同时将其按照质量、规格分成各种产品,就要对其进行必要的洗选(或称分选),而重选有跳汰洗选和重介质洗选等多种工艺方法,其中跳汰洗选工艺中所用的跳汰机含有一个最重要的部件就是筛面。矿物在使用、洗选前或试验过程中,还需要按其粒度的大小进行分级,即需要进行筛分,这其中的最重要部件也是筛面。因此,无论是跳汰洗选或是物料筛分都会大量使用到筛面。
筛面是跳汰机和筛分机的工作面,在跳汰洗选中,介质穿过筛面上的筛孔作上下流动,形成脉动介质流,对矿物料按密度差别实现分选;在筛分过程中,矿物料是通过筛面上的不同大小和形状的孔进行分级的。目前在洗选和筛分作业中常用的筛面有以下几种类型:
1.穿孔筛面
穿孔筛面简称筛板。用钢板冲孔或钻孔而成。常用的筛孔形状是圆形,有时也采用方形或长方形。该类筛面的开孔率为40%~ 63%。
穿孔筛面的优点是比较牢固,但开孔率较低,适用于100~13mm物料的分级(最好是100~25mm)。
2.棒条筛面
棒条筛面是由平行排列的钢棒组成,钢棒的横断面呈各种形状,筛面上的筛孔尺寸由棒条之间的缝隙宽度决定。棒条筛面的开孔率一般为50%~60%。
棒条筛面强度大、结构简单,通常用在固定筛、重型振动筛、概率筛以及跳汰机等设备上,它适用于+13mm的粗粒级物料的筛分或分选(最好是50mm以上)。
3.非金属筛面
用橡胶和聚氨酯等非金属材料在模具中浇注和热塑而成。筛孔有方形、圆形和条缝形,前两种用于物料分级,后一种用于产品脱水、脱泥和脱介。
非金属筛面的优点是重量轻、噪音小、耐磨损,缺点是筛面的开孔率较低、价格高。
4.编织筛面
编织筛面分为金属筛网和网状丝布两种,由丝条经编织而成,在选煤厂用于中、细物料的筛分和粉状物料的分级等。
以上筛面结构的筛孔形状为圆形、方形或长方形,一般以长方形为多,在各种不同的场合下使用中效果都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⑴圆形或方形孔筛面开孔率较低,对洗选来说其分选效果较差,对筛分来说其筛分不完全,其限下率较大,造成筛分精度降低;⑵方形或长方形孔筛面常出现物料卡筛和堵筛现象,影响筛面正常工作,对洗选作业来说会使筛面的开孔率有所降低,影响分选效果;对于筛分作业来说,其筛分也不完全,其限下率也较大,也造成筛分精度降低;⑶长方形孔筛面的透筛率较多,透筛粒度较大,对洗选作业来说会使其透筛物增加;对于筛分作业来说,其筛分过完全,其限上率较大,同样造成筛分精度降低。
由于以上问题的存在,会产生各种不同的结果:如果分选效果较差时,会造成跑煤和留矸现象;如果筛分精度降低时,其限下率较大,筛上物的小粒级物料较多,为后续的筛上物在动筛跳汰洗选中造成较多的透筛物,影响透筛物的处理工艺;如果筛分精度降低时,其限上率较大,筛下大粒级物料较多,会影响筛下物的洗选作业,如堵塞旋流器等;如果使用长方形孔筛面,透筛物量及粒度较大,对透筛物处理工艺影响会更大;无论分选精度较低,或是筛分精度较低,都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动筛跳汰与筛分设备中,所用筛面在分选与筛分中的开孔率较低,分选效果较差;筛分不完全,其限下率较大;物料卡筛和堵筛现象严重;透筛物较多,透筛粒度较大;筛分过完全,其限上率较大等现象引起的所有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筛面形式---曲线形棒条筛面。
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曲线形棒条筛面,其特征在于包括横向布置的下部筛条和纵向布置的上部筛条;下部筛条为直线形,上部筛条为连续双向弯曲曲线形;上部筛条和下部筛条的横截面都是圆形;下部筛条和上部筛条形成的筛孔的纵向直线长度大于其横向直线长度。
上部筛条为正弦或余弦曲线。或者上部筛条为直径相同圆弧相切的连续曲线。
上部筛条的直径大于等于下部筛条的直径,二者之间的直径比为1~1.5。下部筛条和上部筛条形成的筛孔的纵向直线长度和横向直线长度之比为1.5~10。
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大同大学;大同市阳明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山西大同大学;大同市阳明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805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