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桂枝茯苓汤整合型新剂型制备技术及其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80650.5 | 申请日: | 201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467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杨洪舒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知微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杨洪舒 |
主分类号: | A61K36/73 | 分类号: | A61K36/73;A61K9/00;A61P7/02;A61P15/00;A61P25/04;A61P25/20;A61P29/00;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25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桂枝 茯苓 整合 剂型 制备 技术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桂枝茯苓汤整合型新剂型制备技术,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桂枝茯苓汤整合型新剂型制备技术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中药水煎液复方药效化学反应因化学成分太多,暂时还未被揭示其神秘面纱,但中药方剂中一些神秘黑箱药效作用就藏在中药水煎液中,不能一味最求中药西化、中药现代化而只用单体和有效部位。中药水煎浓缩液不能弃之不用!中药方剂用水煎煮时,由于方剂合煎时的高温以及溶液中复杂的化学环境,可能在溶液中发生固有物质间的络合、水解、氧化、还原等反应,从而生成溶液中原来没有的某些新物质,这些新物质对全方产生增效、减毒或改性等药效作用。加强中药方剂水煎液中新成分形成机制、稳定性及其药效的研究,对提高中药复方和新药水平,逐步缩小中药复方和中药新药与国际间的差距,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研究开发中药新药增加了新途径和新来源。
我国药品管理相关法规规定,改变剂型作为新药研究来管理。制剂水平的落后不仅影响药物疗效的发挥,而且导致药品附加值低,直接影响市场竞争和产业经济效益,是造成我国医药工业产品数量位居世界前列而产值仅相当于一两个跨国制药公司的主要原因之一。
新药、新剂型开发水平能体现一个国家的医药工业的经济与技术实力。我国口服制剂约占各种全身给药制剂的2/3,加快研制和推广口服缓控释制剂是当前急需要做的工作。
桂枝茯苓汤源于汉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方由桂枝(三钱)、茯苓(三钱)、甘草(二钱)、丹皮(三钱)、芍药(三钱)、桃仁(三钱)组成。功效:下其症。化瘀生新,调和气血。治妊娠下血,症块连胎者。活血,化瘀,消症。用于妇人宿有症块,或血瘀经闭,行经腹痛,产后恶露不尽。轻者作丸,缓以消之。
《金匮要略*妇女妊娠病》原文:
妇人宿有症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症痼害。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下血者,后断三月杯也。所以血不止者,其症不去故也,当下其症,桂枝茯苓丸主之。
各家论述:
①《金匮玉函经二注》:桂枝、桃仁、丹皮、芍药能去恶血;茯苓亦利腰脐间血,即是破血。然有散有缓、有收有渗、结者散以桂枝之辛;肝藏血,血蓄者肝急,缓以桃仁、丹皮之甘;阴气之发动者,收以芍药之酸;恶血既破,佐以茯苓等之淡渗,利而行之。②《金匮要略方义》:本方为化瘀消症之缓剂。方中以桃仁、丹皮活血化瘀;则等量之白芍,以养血和血,庶可去瘀养血,使瘀血去,新血生;加入桂枝,既可温通血脉以助桃仁之力,又可得白芍以调和气血;佐以茯苓之淡渗利湿,寓有湿祛血止之用。综合全方,乃为化瘀生新、调和气血之剂。制作蜜丸,用法从小量开始,不知渐加,亦有下症而不伤胎之意,更示人对妊娠病证应持慎重之法。如此运用,使症消血止,胎元得安,故本方为妊娠宿症瘀血伤胎之良方益法。
药理作用:
主要有改善血液流变性,抗血小板聚集,调节内分泌功能,抗炎,镇痛,镇静,抗肿瘤等作用。1.改善血液流变性 (1)降低血粘度:本方2g/kg静注或6g/kg口服家兔1.5小时后,全血还原比粘度、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及纤维蛋白原浓度均明显降低,红细胞电泳时间减少。表明本药降低血粘度的作用是与血浆中链状高分子物质主要是纤维蛋白原浓度降低有关。对“激素性血瘀证”的实验大鼠清理模型用本方人用量的10、20、40倍口服,能使血液粘度得到改善。另外,本方有延长T,T(凝血酶时间)的趋势和恢复AT-Ⅲ(抗凝血酶Ⅲ)活性的效果,明显改善高脂血症,本药降低血粘度的作用与血细胞数以外的因素有关,即改善血浆因子作用是其重要因素之一。(2)改善红细胞变形能力:通过对老龄大鼠的研究发现,老龄大鼠高比重的红细胞增加,变形能力降低,而本方能抑制其变形能力下降,给老龄大鼠负荷胆固醇,使红细胞变形能力再降低,本方仍有明显的抑制其降低之功能。另外,给SHRSP投于右旋糖酐,可使大鼠平均生存日数减少,红细胞变形能力明显降低,给予本方,则平均生存日数延长,红细胞状态改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知微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杨洪舒,未经苏州知微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杨洪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806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羚角钩藤汤整合型新剂型制备技术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胍啶泥浆杀菌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