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两轮摩托车用仪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80667.0 | 申请日: | 201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107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福山庆;田口清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K35/00 | 分类号: | B60K35/00;G01F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陈伟;金杨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仪表 装置 | ||
1.一种两轮摩托车用仪表装置(48),设置在两轮摩托车(10)的前部,具有通过液晶至少显示燃料效率显示部(97)、以及转速显示部(92)或者车速显示部(94)的液晶显示部(90),其中,所述燃料效率显示部(97)显示燃料消耗量,所述转速显示部(92)显示发动机(24)的转速,所述车速显示部(94)显示车辆的速度,所述两轮摩托车用仪表装置(48)的特征在于,
所述燃料效率显示部(97)被以圆形的条柱图显示,在圆的整周范围内显示车辆的燃料效率信息,所述转速显示部(92)或者所述车速显示部(94)被以1个或者多个大致直线状的条柱图显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轮摩托车用仪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晶显示部(90)被嵌在仪表壳体(87)上,在该仪表壳体(87)上除了设置有所述液晶显示部(90)以外,还设置有多个指示器(110),
所述大致直线状的条柱图是所述转速显示部(92),包括:从驾驶员的角度观察时从车宽方向左下侧向车辆前方倾斜延伸的倾斜显示部(103);和从该倾斜显示部(103)向车宽方向右侧呈直线状延伸的水平显示部(104),
所述燃料效率显示部(97)显示燃料效率瞬时值,并且相对于所述水平显示部(104)配置在车宽方向右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轮摩托车用仪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燃料效率显示部(97)以与所述水平显示部(104)相邻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水平显示部(104)的延长线上。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两轮摩托车用仪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液晶显示部(90)的车宽方向大致中央配置有所述车速显示部(94),在该车速显示部(94)的车宽方向左侧配置有所述倾斜显示部(103),在所述车速显示部(94)的上方配置有所述水平显示部(104),从而沿着所述车速显示部(94)配置所述转速显示部(92)。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两轮摩托车用仪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液晶显示部(90)中还包括能够显示平均燃料效率的各种显示部(102),该各种显示部(102)配置在所述燃料效率显示部(97)的下方且配置在所述车速显示部(94)的车宽方向右侧,通过设置在所述仪表壳体(87)上的选择开关(101)的操作,所述各种显示部(102)显示平均燃料效率。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两轮摩托车用仪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液晶显示部(90)的车宽方向大致中央配置有所述车速显示部(94),在该车速显示部(94)的车宽方向左侧配置有所述倾斜显示部(103),在所述车速显示部(94)的上方配置有所述水平显示部(104),在该水平显示部(104)的车宽方向右侧配置有所述燃料效率显示部(97),在所述车速显示部(94)的车宽方向右侧配置有所述各种显示部(102),从而沿着所述车速显示部(94)依次配置所述转速显示部(92)、所述燃料效率显示部(97)以及所述各种显示部(102)。
7.如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两轮摩托车用仪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种指示器(110)中的一个是空档指示器(116),该空挡指示器(116)在变速齿轮位于空转位置时通过空档开关(73)检测出变速鼓(161)的位置而被点亮,该空档指示器(116)在所述液晶显示部(90)的车宽方向右侧设置在所述仪表壳体(87)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两轮摩托车用仪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档开关(73)是通过1根束线(196B)被从电源供电并在发动机壳体(61)上接地线(203)的接通断开开关,
所述地线(203)通过设置在所述变速鼓(161)上的接地用接点(181)而被取入。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两轮摩托车用仪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档开关(73)是通过1根束线(196B)被从电源供电并在发动机壳体(61)上接地线(203)的接通断开开关,
所述地线(203)通过设置在所述变速鼓(161)与所述发动机壳体(61)之间的金属垫圈(213)而被取入。
10.如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两轮摩托车用仪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档指示器(116)通过发光二极管而被点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8066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将计算出的曲线拟合到目标曲线的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节能燃煤添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