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扩大普陀鹅耳枥种群数量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80745.7 | 申请日: | 2011-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453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朱木兰;田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陈静 |
地址: | 20003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扩大 普陀 鹅耳枥 种群 数量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学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扩大普陀鹅耳枥种群数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普陀鹅耳枥(Carpinus putoensis Cheng)是我国著名佛教胜地普陀山的一棵“圣树”,于上世纪三十年代被国内学者钟观光先生发现、郑万钧先生鉴定并发表。这种树在全球仅存1棵野生植株,俗称“地球独生子”,加之它地处浙江舟山普陀风景区,且富有浓厚的神话色彩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每天来普陀山朝圣拜树者络绎不绝,对普陀风景区旅游经济的振兴可谓功不可没。然而,该树树龄已经超过200年,日趋老化,长势堪忧,一旦死亡,不但导致普陀鹅耳枥这一重要物种的灭绝,而且对普陀风景区的旅游经济也会产生严重的影响。
鉴于普陀鹅耳枥“天下唯一”的濒危状况,早在1987年国际物种保护委员会(SSC)就将其列为全球最濒危的12种植物之一,1999年经国务院正式批准为我国一级保护树种,2004年普陀鹅耳枥被《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极危(CRD)物种(汪松,解炎,2004,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312)。在植物分类学上,普陀鹅耳枥也具有重要的研究和保护价值。
长期以来,对该濒危物种的保护措施却不尽人意,仅限于采用传统方法(如播种、嫁接等)繁殖获得极少量幼树。1990年,卢小根等就普陀鹅耳枥播种繁殖发芽率特低的问题对普陀鹅耳枥的开花授粉习性及结实饱满程度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该物种雌雄蕊花期相遇时间短且雄蕊活力低是其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卢小根,邹达明,1990。普陀鹅耳枥濒危原因的调查研究,浙江林业科技,第10卷,第5期:61-64)。1991年,冯玉宝等以庐山野生雷公鹅耳枥为砧木对普陀鹅耳枥进行嫁接繁殖,获得了50余株苗木(冯玉宝,文林,1996。庐山普陀鹅耳枥移地保存试验,林业科技通讯,第5期:23-25),且未见植株成活的后续报道。目前,舟山林科所也采用传统繁殖方法获得少量幼树,但数量仍十分有限,不能满足物种自然更替对种群数量的基本要求,更谈不上用于城市景观绿化和回归大自然发挥其应有的生态效应。
普陀鹅耳枥是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山毛榉目桦木科鹅耳枥属的高大落叶乔木,因其在地球上的“唯一性”,在植物分类学、系统进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保护价值和研究地位。
因此,快速有效离体培养普陀鹅耳枥试管苗,扩大普陀鹅耳枥的种群数量,从而缓解或解决其濒危状况迫在眉睫,具有重要的物种保护价值和商业开发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扩大普陀鹅耳枥种群数量的方法。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栽培普陀鹅耳枥(Carpinus putoensis Cheng)的培养基,所述培养基包含:
(1) KNO3 1500mg/L;
(2) NH4NO3 730mg/L;
(3) MgSO4·7H2O 150mg/L;
(4) KH2PO4 170mg/L;
(5) CaCl·2H2O 220mg/L;
(6) NH4Cl 530mg/L;
(7) Ca(NO3)2·2H2O 660mg/L;
(8) KCl 65mg/L;
(9) H3BO3 6.2mg/L;
(10) ZnSO4·7H2O 8.6mg/L;
(11) MnSO4·H2O 22.3m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807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动破窗灭火炮
- 下一篇:双出杆环形气囊立式减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