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瞌睡报警功能的耳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80772.4 | 申请日: | 201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557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徐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嘉定区南翔小学 |
主分类号: | G08B21/06 | 分类号: | G08B21/06;H04R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王敏杰 |
地址: | 2017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瞌睡 报警 功能 耳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活用品,尤其涉及一种带瞌睡报警功能的耳机。
背景技术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驾车行驶,交通事故也频有发生,其中疲劳驾驶是引起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如何防止人们在开车旅途中不要打瞌睡,成为司机关心的话题,例如,采用听音乐、听广播来振奋精神,不断喝咖啡来提神,等等,然而,长时间驾驶过程,这些都不能起到很好的振奋作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瞌睡报警功能的耳机,在驾驶中,使用此耳机,可以对打瞌睡的司机起到提醒的功能。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带瞌睡报警功能的耳机,包括一耳机,其中,还包括一报警装置,与所述耳机相连接,安装在所述耳机中,还包括一重力感应器,与所述报警装置、所述耳机相连接,还包括一对话装置,安装在所述耳机中,还包括一电源开关,与所述报警装置、所述重力感应器、所述对话装置以及所述耳机相连接,安装在所述耳机上,还包括一电源装置,与所述电源开关、所述报警装置、所述重力感应器、所述对话装置以及所述耳机相连接。
上述的一种带瞌睡报警功能的耳机,其中,所述耳机为一蓝牙耳机。
上述的一种带瞌睡报警功能的耳机,其中,所述报警装置还包括有一声音控制开关。
上述的一种带瞌睡报警功能的耳机,其中,所述电源装置为一电池装置。
上述的一种带瞌睡报警功能的耳机,其中,所述耳机由塑胶材料制成。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对重力感应器的感应,可以向打瞌睡的司机发出报警功能,从而给瞌睡中的司机一“提醒”;
2,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报警器的声音进行调节,以使得其能够“叫醒”不同瞌睡程度的司机;
3, 本发明的耳机还可以实现听音乐和电话通话的功能,使得人们只需要带上一个耳机,即可实现不同的操作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带瞌睡报警功能的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原理图和具体操作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带瞌睡报警功能的耳机,包括一耳机1,其中,还包括一报警装置2,与耳机1相连接,安装在耳机1中,还包括一重力感应器3,与报警装置2、耳机1相连接,还包括一对话装置4,安装在耳机1中,还包括一电源开关5,与报警装置2、重力感应器3、对话装置4以及耳机1相连接,安装在耳机1上,还包括一电源装置6,与电源开关5、报警装置2、重力感应器3、对话装置4以及耳机1相连接。
实施中,调整重力感应器3的感应角度,例如,与水平方向呈30°时,即发出感应信号。驾驶过程中,司机只需要带上该耳机,调整好耳机的位置,打开电源开关5,若司机的偏移角度为30°时,重力感应器3即认为司机在打瞌睡,发出感应信号,触发报警装置2,此时,报警装置2即发出报警信号,使得司机立刻惊醒,从而达到提醒效果,防止司机打瞌睡。进一步地,报警装置2还包括一声音控制开关7,通过调节控制开关7,可以调节报警装置2的声音大小,从而使得本发明适用于需要不同警报音量的司机使用,更好的达到提醒的效果。
另外,司机如果想听音乐或者接听电话,只需要将耳机1接到音乐装置(图中未标示)或者电话装置(图中未标示)上即可使用,这样免去了换带耳机的麻烦。
优选地,耳机1是一蓝牙耳机,这样,只需通过蓝牙信号接收,即可接听电话或音乐。
另外,根据自身需要和成本考虑,可以使用不同材料制成耳机1,例如,可以使用塑胶制成,塑胶具有很强的弹性,使用塑胶制成的耳机1柔软、有弹性,不会伤及耳朵。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只是作为范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本发明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发明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出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嘉定区南翔小学,未经上海市嘉定区南翔小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807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服务仿真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防盗移动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