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热值煤炭液化工艺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80804.0 | 申请日: | 201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05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熊尚春;吴少章;万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熊尚春 |
主分类号: | C10G1/00 | 分类号: | C10G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月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94 | 代理人: | 王振华 |
地址: | 100038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值 煤炭 液化 工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炭液化工艺,尤其是涉及一种低热值煤炭液化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能源安全众所周知,“高效、洁净、安全”是当今世界能源利用的制高点。
我国储量较大的低热值煤炭,如褐煤、夹矸煤、地蜡煤等质量较低的煤都没有实现“高效、洁净和安全”利用。
虽然,现有技术中存在利用煤炭进行液化处理工艺,但是该处理工艺要求很高,会要求消费大量的煤、电以及水,并且处理工艺的条件和环境也要求苛刻。例如:现有4吨煤、8吨水、耗电700摄氏度产生一吨油,压缩机高压泵为大动力、压力条件为40mpa,最低反应温度为470℃。并且,在液化过程中会产生污染,不易于生态保护和资源的最大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低热值煤炭液化工艺方法,其解决的技术问题:(1)现有煤炭液化工艺成本高,不利于广泛推广;(2)现有煤炭液化工艺未能实现清洁无污染的液化工艺。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方案:
一种低热值煤炭清洁液化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煤炭制成精粉体;
步骤2:精粉体制成浆体;
步骤3:浆体通过机械射频波作用下活化;
步骤4:活化产物通过热分离成重质馏分和轻质馏分;
步骤5:调节重质馏分的各元素比例制成清洁燃料油。
进一步,所述步骤4中的重质馏分通过电子射频波使得分子环链断裂生成短链、直链和支链的烃类化合物。
进一步,所述步骤4中的轻质馏分继续通过醚化反应器生成高清洁高辛烷值的5号标准汽油。
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的精粉体为1000目—3000目。
进一步,所述步骤2中浆体通过脱金属反应器将金属和重金属分离出来。
另外一种工艺方法,
一种低热值煤炭清洁液化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煤炭制成精粉体;
步骤2:精粉体制成浆体;
步骤3:浆体通过机械射频波作用下活化;
步骤4:活化产物通过热分离成重质馏分和轻质馏分;
步骤5:重质馏分通过电子射频波使得分子环链断裂生成短链、直链和支链的烃类化合物。
该低热值煤炭液化工艺方法与传统工艺方法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可以实现在低温、低压、无强酸碱进行煤炭液化,并且节能低耗、实现生产出完全无污染的绿色清洁能源。
(2)本发明通过机械射频波改变物质分子结构,生产出高质量的清洁燃料油和车用柴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包括以下加工步骤:
1、煤炭的制粉过程:
将原煤4000大卡左右的烟煤选为液化主要原料,在固体保护剂和氮气保护制粉,粗粉为1—10目,精粉为1000目,完成制粉体后将物料注入粉体计量反应器,由风压泵注入准分子物理分离塔,提取标准的精粉体,灰分与硫、铁等有机物由塔底脱去制氢系统,可作为液化原料的精粉由塔顶溢出进入粉液混合合成系统。
2、制浆:
准分子物理分离塔顶部溢出的标准粉体物进入质量分配泵按工所需要的粉液比,自动控制后进行混合配置成半生浆物态,由高位到低位混合器,由混合器底部进入循环泵,循环泵与氧化塔循环氧化反应,氧化完成后进入第三工段。
3、活化段:
活化原理为利用机械化学原理,为机械射频波作用分子内加热并引发同介质分子碰撞达到活化改变分子结构的目的。技术流程为由氧化塔底部输料泵将物料注入活化机前缓冲反应器,在缓冲反应器顶部加入适量的活化剂(为碱性物质)。1号活化机进入将物料从缓冲反应器底部吸入活化机,完成一级活化后送入2号缓冲罐,在2号活化缓冲反应器顶部将氮气释放回收利用。物料从2号缓冲反应器底部进入2号活化机,2号活化机出口可分为双向,可反回循环活化,也可一次性活化完成,一般设定活化空速为h/t(每小时产量3—5吨)。活化机动力为30kw/h,射频频率大于5万Hz,速度为光速320000km/s。完成活化后物料进入脱金属反应器,由活化机出口(压力为0.5mpa)由脱金属反应器顶部压入,从底部排出进入原料油换热反应器与四工段热料交换注入热分离段(注脱金属反应器结构为磁力、重力双作用下将金属与重金属分离出)。
4、热分离段:利用物质的沸点按馏分不同的理性将其在分离塔中分割出各种组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熊尚春,未经熊尚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808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电池装置
- 下一篇:全自动水溶性覆膜机的纵向断膜切刀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