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密闭型压缩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81250.6 | 申请日: | 201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741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作田淳;二上义幸;河野博之;鶸田晃;森本敬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4C29/12 | 分类号: | F04C2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闭 压缩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制热空调装置、冰箱等的冷却装置以及加热泵式的供热水装置中使用的密闭型压缩机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空调装置、冷却装置等中使用的密闭型压缩机,一般在密闭容器内具备压缩机构部和电动机部,实现将从制冷循环返回的制冷剂气体在压缩机构部压缩,送入制冷循环的作用。在压缩机构部形成有压缩制冷剂气体的压缩室,在压缩室设有供给制冷剂的吸入路径。被压缩而处于高温高压状态下的制冷剂气体,被从压缩机构部喷出至密闭容器内,从设置于密闭容器的喷出管向制冷循环送入。
从制冷循环返回的制冷剂气体为低温状态,但在经过吸入路径被送向压缩室的过程中受热。因此实际上在制冷剂气体被封入压缩室的时刻,制冷剂气体膨胀,引起制冷剂循环量的降低。作为这种情况的对策,有在吸入路径配备双管部件、抑制向制冷剂气体的热传导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图9是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现有技术中的压缩机的纵截面图。
制冷剂气体经由通过吸入管91的内部的吸入路径90被导向压缩室92。在吸入管91的外周具备外侧管93。在吸入管91与外侧管93之间形成有隔绝周围热量的隔热层94。
通过以上的结构,抑制了周围的热量传导至在吸入管91的内部流动的制冷剂气体的情况。
此外,外侧管93的一端,压入至构成压缩室92的一个部件95而被固定。另外外侧管93的另一端被固定在吸接(吸取连接)管96。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69816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结构中,从一个部件95向外侧管93的热传导较大,即使隔着隔热层94,热也容易传导至在吸入管91内流动的制冷剂气体。其结果是,制冷剂气体膨胀,引起制冷剂循环量的下降。
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将外侧管93压入一个部件95而固定,因此由于反复的运转/停止操作引起的压缩机的温度变化,在外侧管93与一个部件95之间产生间隙。其结果是,外侧管93和一个部件95的密封性下降,在密闭容器内,存在于外侧管93的外部的制冷剂气体流入压缩室92,因此导致制冷剂循环量的下降。
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吸入管91的流路截面积相对于吸接管96较小,因此发生压力损失。另外,在吸入管91与吸接管96连接的情况下,制冷剂不被导向隔热层94,因此隔热效果下降。
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对于与制冷循环连接的吸接管96的形状没有任何公开,一般而言在将压缩机与制冷循环连接时,尽可能地将制冷循环部件配置得紧密,因此在吸接管96形成弯曲部,改变流动的方向直至将制冷剂气体导向密闭容器。在吸接管96形成弯曲部的情况下,制冷剂气体通过弯曲部时离心力发生作用,在吸接管96的下游侧,在偏离吸接管96的轴心的位置达到最大速度,速度分布不均匀。对于这样的速度分布的制冷剂气体,即使将吸入管91与吸接管96配置为同轴,压力损失也将增大,不能够高效率地将制冷剂气体供给至压缩室92。
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对吸接管96进行定位,因此需要对吸接管96进行阶梯加工。
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吸入管91以悬臂状态固定,因此发生强度不足导致的弯曲。
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制冷剂气体的吸入加热、确保吸入路径的密封性,容积效率高的密闭型压缩机。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种密闭型压缩机,在密闭容器内具备压缩机构部,在密闭容器具有从密闭容器的外部导入制冷剂气体的吸接管,通过压缩机构部形成有对制冷剂气体进行压缩的压缩室,形成有将制冷剂气体从吸接管供给至压缩室的吸入路径,该密闭型压缩机的特征在于吸入路径包括:一端固定在吸接管,另一端面对压缩室的吸入管;和配置在吸入管的内部的吸入内管,在吸入内管的外周面与吸入管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有间隙,使制冷剂气体通过吸入内管的内部而供给至压缩室,使一部分制冷剂气体滞留在间隙,将吸入管通过密封部件支承在压缩机构部。通过该构成,能减少对流经吸入路径的制冷剂气体的加热。另外能够长期确保对于温度变化的密封性,因此能够防止密闭容器内的高温制冷剂气体流入至压缩室。根据以上的情况,能够提供容积效率高的密闭型压缩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812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