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报警方法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81324.6 | 申请日: | 201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649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9 |
发明(设计)人: | 范为;沈坚;赵锰;施林;肖晨;熊安永;沙征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慧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G08B25/01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骆苏华 |
地址: | 350015 福建省福州市马***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报警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是车辆报警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车辆的普及,自驾游逐渐成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出游方式。在自驾 游的过程中,当出现故障或事故时,通常采用电话或对讲机的方式进行报警 或求救。这些现有的实现方式虽然能够建立通话连接,确认车辆位置,但是 都存在各自的问题。例如,对讲机通过无线信号传输语音,当采用对讲机进 行通话时,双方无法同时通话,必须等待一方的语音结束之后才能开始另一 方的语音,而且对讲机通话时,通话质量往往受到通话双方距离的限制,有 可能会出现车辆间距过大甚至超出通话允许范围而无法建立连接。又例如, 当采用手机进行通话时,在城市中的某些区域或者山区,手机信号很弱甚至 没有手机信号。此外,当车辆行至乘驾人员所不熟悉的地段时,由于快速确 定明显标志物存在障碍,采用人工通信技术容易导致定位错误或者指向偏差, 从而仍旧无法确定报警或求救车辆的位置。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车辆报警方法和装置,在自驾游过程中提供车辆 的位置信息,便于在出现意外情况时,能够及时发出报警信息,从而对事发 车辆施以援助。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辆报警方法和装置,能够在出现意 外情况时及时报警,从而便于对事发车辆施以援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车辆报警装置,至少 包括:数据通道单元,用于在至少两车之间建立用于传输数据的数据通道; 报警单元,用于产生报警信号;发射单元,用于发送车辆的位置数据以及报 警信号;接收单元,用于通过所述数据通道接收位置数据以及报警信号。
本发明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车辆报警方法,包括:在事故车和报警车 之间建立数据通道;所述事故车将自身的位置数据以及报警信息通过所述数 据通道发送至所述报警车;所述报警车根据所接收到的所述位置数据和报警 信息,进行报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在事故车与报警车之间建 立数据通道,实现位置数据以及报警信息的传输,从而能够快速及时地实现 报警,以及对事故车实施救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车辆报警装置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车辆报警装置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车辆报警装置一种实施方式中报警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车辆报警装置一种实施方式中接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车辆报警装置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车辆报警方法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车辆报警方法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S3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考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报警装置100,至少包括:数据通道单元 110,用于在至少两车之间建立用于传输数据的数据通道;报警单元120,用 于产生报警信号;发射单元130,用于发送车辆的位置数据以及报警信号;接 收单元140,用于接收所述位置数据以及报警信号。
具体来说,所述数据通道可包括点对点网络等一种或多种内建网络形式; 所述报警信号可具有预定规则,且所述预定规则用于描述所述报警信号的不 同类型,所述不同类型可包括用于描述事故原因、或损伤对象、或损伤程度 等;所述位置数据可为车辆的经纬坐标值,可通过车辆自带的GPS从GPS定 位卫星接收信号而获得。发射单元130所发送的报警信号可以为报警单元120 所产生的,也可以为接收单元140所接收到的。
在本发明车辆报警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参考图2,事故车200,即发 生事故的车辆,其车辆报警装置中至少包括:数据通道单元210,报警单元 220,发射单元230以及接收单元240;其中,数据通道单元210用于建立数 据传输的数据通道;报警单元220用于产生报警信号;发射单元230用于通 过所述数据通道发送车辆的位置数据以及报警信号;接收单元240用于通过 所述数据通道接收所述位置数据以及报警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慧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慧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813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