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十阶自均衡Ku频段介质滤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81357.0 | 申请日: | 201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943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梁军利;胡浩;张燚;杨毅民;殷新社;孙公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P1/208 | 分类号: | H01P1/208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安丽 |
地址: | 7101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均衡 ku 频段 介质 滤波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十阶自均衡Ku频段介质滤波器,特别是一种TE01模十阶自均衡Ku频段介质滤波器,属于微波无源部件领域。
背景技术
TE01模十阶自均衡Ku频段介质滤波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插损小、带内平坦、带外抑制高的特点,主要用来作为多工器的通道滤波器来形成输入多工器网络,还可以单独作为滤波器对某一频段的信号起滤波作用,它的应用能够大幅提升通信卫星转发器分系统的通道数量。
TE01模十阶自均衡Ku频段介质滤波器阶数高、交叉耦合多,寄生耦合非常丰富,尤其是由于交叉负耦合引起的寄生耦合会使本应对称的滤波器传输响应倾斜,必须采取措施消除寄生耦合的影响。
查找了相关文献资料,没有找到国内关于介质滤波器寄生耦合克服技术的文献资料,国际上介绍TE01模介质滤波器的文章或专利还比较多,但是涉及到十阶自均衡介质滤波器也仅有一篇专利International patent WO 95/27317,如图10所示,该专利中通过引入多余的交叉耦合来克服寄生耦合的影响,这种做法的缺点是由于引入了多余的交叉耦合,产品可靠性降低,另外,多余的交叉耦合往往是在调试阶段确定尺寸,增加了调试的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十阶自均衡Ku频段介质滤波器,在不增加多余交叉耦合的基础上克服寄生耦合的影响,使产品的传输响应对称,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十阶自均衡Ku频段介质滤波器包括:腔体(1)、盖板(2)、介质谐振器(3)、双层U型耦合探针(4)、单层U型耦合探针(5)、调谐螺钉(6)、SMA电连接器(7)和紧固螺钉(8);腔体(1)内部形成10个金属腔体,10个金属腔体并排排成两列,相邻金属腔体之间有耦合孔(9),用来实现10个介质谐振器(3)之间的主耦合以及介质谐振器R1和R10之间的正交叉耦合;所述介质谐振器(3)共有10个,即R1~R10,分别位于10个金属腔体内;双层U型耦合探针(4)位于介质谐振器R2和R9之间,单层U型耦合探针(5)位于介质谐振器R 3和R8之间;调谐螺钉(6)包括频率调谐螺钉和耦合调谐螺钉,频率调谐螺钉共有10个,位于每个介质谐振器(3)轴向的盖板上;耦合调谐螺钉共有10个,位于耦合孔(9)中间正上方的盖板上;紧固螺钉(8)用来将盖板(2)固定在腔体(1)上;RF信号从一个SMA电连接器(7)输入,分别经过谐振器(3)的R1~R10,最后从另一个SMA电连接器(7)输出。
所述双层U型耦合探针(4)由滑动介质(10)、连接杆(11)、螺杆(12)、耦合阵子(13)和堵块(14)组成;连接杆(11)位于螺杆(12)和滑动介质(10)中间的孔内,连接杆(11)与螺杆(12)在顶部焊接,耦合阵子(13)在滑动介质(10)底部的孔内;堵块(14)通过胶贴接在滑动介质(10)中间的孔内。当螺杆(12)旋转时就会带动滑动介质(10)在腔体(1)内上下移动,实现了双层U型耦合探针(4)在腔体(1)内上下移动,从而改变探针的耦合量;耦合阵子(13)靠工装成型,改变耦合阵子(13)的长度可以改变双层U型探针(4)的耦合量;堵块(14)的作用是在粘结耦合阵子(13)时,防止胶流向转动结合面,影响螺杆(12)转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十阶自均衡Ku频段介质滤波器中介质谐振器R2和R9之间的交叉耦合采用一种新型的U型双层负耦合探针来实现,介质谐振器R3、R8之间的交叉耦合采用传统的单层U型探针来实现,通过调节双层U型探针上、下两层探针的长度,可以克服寄生耦合的影响,使滤波器的传输响应对称。
(2)本发明中,没有增加多余的交叉耦合,而是将介质谐振器R2和R9之间的交叉耦合设计成双层U型探针,这样做可以大大减少调试量。
(3)本发明由于没有采用多余的交叉耦合,所以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左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右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内部具体结构;
图6是本发明中双层U型耦合探针具体结构图;
图7是Ku频段介质谐振器组成;
图8是M29和M38交叉耦合都采用单层U型探针的探针朝向及实测曲线,图中两个探针的朝向相反;
图9是M29和M38交叉耦合都采用单层U型探针的探针朝向及实测曲线,图中两个探针的朝向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未经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813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