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呼叫话权延续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81739.3 | 申请日: | 201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578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朱明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10 | 分类号: | H04W4/10;H04W4/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终端 及其 呼叫 延续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通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呼叫话权延续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移动终端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移动终端的PTT(Push To Talk,对讲机或一键通)功能作为一种新兴业务,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在当前的PTT业务通话中,用户通过按下移动终端上的PTT键,才能获取到呼叫话权,在获取到呼叫话权后需要保持呼叫话权时,用户需要在讲话期间一直按住PTT键,直到讲话完毕才能松开PTT键,如果用户在讲话期间松开PTT键,便会失去呼叫话权,则移动终端无法处于讲话状态。
移动终端基于可靠性和三防的要求,即为了防水、防尘、防摔,按下PTT键需要较大的力度。但是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如果在讲话期间一直按下PTT键,对于长期进行PTT通话的用户的手指会很容易产生疼痛感甚至受伤,严重影响用户使用移动终端的感受,不方便用户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在移动终端进行PTT讲话期间,需要用户一直按下PTT键,严重影响用户的使用感受且不方便用户使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呼叫话权延续的方法,可以方便用户的使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呼叫话权延续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当所述移动终端处于空闲状态或倾听状态时,如果检测到PTT键的按下信号,获取到呼叫话权;
当检测到字符键的按下信号时,根据按下信号和预设规则,设置PTT键的替代键,保持呼叫话权;
当检测到PTT键的松开信号且检测到所述替代键的松开信号时,释放呼叫话权。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获取模块、检测模块、设置模块、保持模块以及释放模块;
获取模块,用于当所述移动终端处于空闲状态或倾听状态时,如果检测到PTT键的按下信号,获取呼叫话权;
检测模块,用于当获取模块获取到呼叫话权后,检测字符键的按下信号、字符键的松开信号和PTT键的松开信号;
设置模块,用于当检测模块检测到字符键的按下信号时,根据按下信号和预设规则,设置PTT键的替代键;
保持模块,用于当设置模块设置所述替代键后,保持呼叫话权;
释放模块,用于当检测模块检测到PTT键的松开信号且检测到所述替代键的松开信号时,释放呼叫话权。
从上述对呼叫话权延续的方案可以看出,由于按下字符键所需要的力度比按下PTT键所需要的力度小,当获取到呼叫话权时,如果检测到用户对数字键的按下信号,根据按下信号和预设规则,设置PTT键的替代键之后,用户在呼叫讲话期间便可以只按下替代键,而不需要一直按下PTT键,这样可以减轻用户手指的负担,而且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习惯来设置PTT键的替代键,使得PTT键的使用更加人性化且方便用户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移动终端呼叫话权延续的方法一种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设置替代键的方法一种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移动终端呼叫话权延续的方法另一种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移动终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设置模块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设置模块第三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呼叫话权延续的方法,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01,所述移动终端处于空闲状态或倾听状态,进入步骤S02;
步骤S02,当检测到PTT键的按下信号时,获取到呼叫话权,进入步骤S03;
步骤S03,当检测到字符键的按下信号时,根据按下信号和预设规则,设置PTT键的替代键,进入步骤S04;
步骤S04,保持呼叫话权,进入步骤S05;
步骤S05,检测到PTT键的松开信号且检测到所述替代键的松开信号时,进入步骤S06;
步骤S06,释放呼叫话权。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字符键具体为除PTT键之外的其他按键,比如:数字键和功能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817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路灯节能系统
- 下一篇:一种实现网络会议漂移的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