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脸模型的变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81741.0 | 申请日: | 201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939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卢伟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3/00 | 分类号: | G06T3/00;G06K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杨宏 |
地址: | 516001 广东省惠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型 变形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人脸模型的变形方法。
背景技术
电视是传播文化和信息的重要工具,电视节目富于教育性和娱乐性,也是知识的源泉。坐在家里看电视就可知道国家和世界大事,增长知识面,放松紧张的学习,可以更好的为学习准备,学习标准的普通话。看电视还可以开拓视野,愉悦身心。
电视作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人们不由自主的把业余时间锁定在电视机屏幕前。但是,目前电视播放的内容基本不可改变的,如果能提出一种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来改变电视播放内容的电视,例如如果客户不喜欢某个人物,可以通过改变这个人的脸型等,来达到搞笑发泄的目的,将成为本领域研究的一个新课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脸模型的变形方法,能对人脸进行变形处理,达到搞笑发泄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人脸模型的变形方法,其中,包括:
A、读取视频图像数据;
B、识别并判断是否存在人脸;如果是,则执行步骤C;否则,返回步骤A;
C、对识别出来的人脸进行变形;
D、根据变形结果绘制影像;
E、输出并显示所述影像。
所述的人脸模型的变形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A之前,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A0、定义标准人脸的面部特征的关键特征点和标准人脸特征比例;其中,所述面部特征包括脸型、三庭的长度、五官的位置和尺寸。
所述的人脸模型的变形方法,其中,所述步骤C具体包括:
C1、根据关键特征点的坐标生成网格模型,并将人脸图像覆盖到相应网格上;
C2、将人脸的长宽比例与标准人脸的长宽比例相比确定人脸的脸型,并对人脸的脸型进行变形;其中,当脸型为长脸时执行步骤C3,当脸型为标准脸时执行步骤C4,当脸型为宽脸时执行步骤C5;
C3、判断人脸的三庭比例,对人脸的三庭进行变形,再执行步骤C4;
C4、对人脸的五官进行变形;
C5、缩小网格的间距,将脸部整体压扁变形,再执行步骤C4。
所述的人脸模型的变形方法,其中,所述步骤C3具体包括:
C31、计算人脸的三庭比例,当三庭比例为标准比例时执行步骤C32,当三庭比例为上庭长时执行步骤C33,当三庭比例为中庭长时执行步骤C34,当三庭比例为下庭长时,执行步骤C35;
C32、将脸部整体拉伸变形;
C33、将人脸的上庭拉伸;
C34、将人脸的中庭拉伸;
C35、将人脸的下庭拉伸。
所述的人脸模型的变形方法,其中,所述步骤C4具体包括:
C41、将人脸的中庭长度与人中长度之和与脸长的比例与标准人脸的相应比例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判断比例是否正常;如果是,则执行步骤C42;否则、执行步骤C43;
C42、不对人脸的五官进行变形;
C43、对五官整体进行鱼眼放大或者缩小。
所述的人脸模型的变形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C43具体包括:
C431、根据人脸的五官整体、眼睛、鼻子和嘴巴生成网格模型;
C432、采用鱼眼算法对五官整体进行放大或者缩小。
所述的人脸模型的变形方法,其中,所述鱼眼算法包括鱼眼放大算法和鱼眼挤压算法;其中,
鱼眼放大算法的变形函数为R=s×log(1+W×R);
鱼眼挤压算法的变形函数为R’=(eR/s-1)/W;
其中,R为矩形区域的最大圆形区域,W为曲率,s为变形系数。
所述的人脸模型的变形方法,其中,对人脸五官进行鱼眼放大的方法具体包括:
C4321、将网格模型的坐标由笛卡儿坐标系转换成极坐标系;
C4322、计算鱼眼极坐标中的最大圆的半径;
C4323、根据最大圆的半径和曲率计算变形系数;
C4324、判断变形对象是否在最大圆区域内;如果是,则进行鱼眼放大;否则,不做变形处理。
所述的人脸模型的变形方法,其中,在步骤C43之后,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C44、对眼睛、鼻子或者嘴巴进行鱼眼放大或者缩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817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阵列测试垫与源极驱动电路设置相异侧的液晶显示面板
- 下一篇:图像形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