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噪声发动机配气凸轮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81910.0 | 申请日: | 201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781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孙小伟;刘刚;刘亚奇;韩占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L1/08 | 分类号: | F01L1/08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李羡民;周晓萍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噪声 发动机 凸轮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燃机配气装置,特别是低噪声发动机配气凸轮机构,属发动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汽车的NVH(即噪音Noise、振动Vib ration、平顺性Harshness)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汽车核心零部件的发动机振动噪声水平对整车的NVH有重要影响,而配气机构的机械噪声又影响了发动机的振动噪声水平。凸轮型线的设计不仅关系到配气机构工作的可靠性和耐久性,更对配气机构的振动噪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凸轮型线决定了各零部件运动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包括气门的落座速度和落座力,凸轮型线正加速段的宽度又影响了配气机构工作地稳定性。发动机配气机构振动、气门落座速度高、落座力大是配气机构噪声的主要来源,因此改进凸轮型线设计是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带有液压间隙调节器的配气机构在轿车发动机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还没有形成针对这种新型配气机构规范的凸轮型线设计方法,缓冲段的设计上,在采用液压间隙调节器后,有观点认为气门间隙为零,缓冲段的高度只需要克服配气机构零部件的静变形即可,而在发动机的实际工作中,这样的缓冲段设计会造成气门提前落座,气门落座速度高和落座力大,造成振动噪声大,气门和气门座圈磨损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配气机构振动小、气门落座速度和落座力合理的低噪声发动机配气凸轮机构,从而有效降低发动机的噪声水平。
本发明所称问题是以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低噪声发动机配气凸轮机构,包括进气凸轮、进气门、排气凸轮、排气门,所述进气凸轮、排气凸轮的轮廓分别由基圆段和工作段组成,特别之处是:所述进气凸轮工作段为110°-256°区间,进气凸轮转角110°-180°区间时为进气上升阶段,进气凸轮转角180°-256°为进气下降阶段,在进气凸轮转角118°-247°区间加速度曲线光滑过渡,在进气凸轮转角139°-145°区间、240°-247°区间为从动件匀速运动阶段;所述排气凸轮工作段为103°-262°区间,排气凸轮转角103°-180°区间时为排气上升阶段,排气凸轮转角180°-256°区间为排气下降阶段,在排气凸轮转角111°-254°区间加速度曲线光滑过渡,在排气凸轮转角137°-144°区间、247°-254°区间为从动件匀速运动阶段。
上述低噪声发动机配气凸轮机构,所述进气凸轮工作段线型如下确定: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横坐标为进气凸轮转角,纵坐标为凸轮从动件位移数值,则进气凸轮从动件的位移和凸轮转角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
上述数据中转角的单位为°,位移的单位为mm。
上述低噪声发动机配气凸轮机构,所述排气凸轮工作段线型如下确定: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横坐标为排气凸轮转角,纵坐标为排气凸轮位移数值,则排气凸轮从动件的位移和凸轮转角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
上述数据中转角的单位为°,位移的单位为mm。
本发明通过分析带有液压间隙调节器的配气机构的运动规律,设计一种保证发动机动力性和经济性,使配气机构振动小、气门落座速度和落座力合理的发动机配气凸轮机构。所述机构进、排气凸轮通过线型优化设计,减小了配气机构的振动,合理控制了气门的落座速度和落座力,使配气机构工作稳定可靠,控制各零部件的运动速度和加速度在理想的状态,达到了降低噪音的效果。经过噪声测试,发动机在采用本发明凸轮型线后与以前相比噪声明显的降低,声品质改善明显,保证了配气机构工作稳定,延长零部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图1是本发明带有液压间隙调节器的配气凸轮机构示意图;
图2是进气凸轮轮廓示意图;
图3是排气凸轮轮廓示意图;
图4是进气凸轮工作段从动件位移曲线;
图5是进气凸轮工作段从动件速度曲线;
图6是进气凸轮工作段从动件加速度曲线;
图7是排气凸轮工作段从动件位移曲线;
图8是排气凸轮工作段从动件速度曲线;
图9是排气凸轮工作段从动件加速度曲线。
图中各标号为:1、进气凸轮;1-1、进气凸轮基圆段;1-2、进气上升阶段;1-3、进气下降阶段;2、滚子摇臂;3、进气门;4、液压间隙调节器;5、排气凸轮;5-1、排气凸轮基圆段;5-2、排气上升阶段;5-3、排气下降阶段;6.排气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819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电磁干扰屏蔽装置的发动机点火系统
- 下一篇:一种智能动力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