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镀装置绝缘板在审
申请号: | 201110181945.4 | 申请日: | 201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517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周志慧;陈德林;任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市金杨电镀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17/16 | 分类号: | C25D17/16;C25D1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奚衡宝 |
地址: | 225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镀 装置 绝缘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镀装置绝缘板,主要适用于0.1~5000微米的粉末体,超小型电容器、电阻器、二极管、连接器、弹簧开关、钉子、螺钉、螺母、垫圈等小零件的电镀工作。
背景技术
图1是表示如专利文献1所示的作为现有的小零件表面处理装置中的一种电镀处理装置的主视截面示意图。该电镀处理装置利用垂直旋转轴使收容有小零件的处理容器旋转而使小零件接触电极环,并一边使电镀药水从处理容器的内部向外部流通一边从电极向处理容器内的电镀药水通电,从而对小零件进行电镀。处理容器具有使电镀药水从处理容器的内部向外部流通的流出机构。在电镀处理装置中,电镀药水从喷嘴向处理容器内输出,通过流出机构向处理容器的外部流出、飞散,并由壳体接受后回收,利用泵从喷嘴输出。即,电镀药水一边循环一边反复使用。另外,在电镀处理装置中,作为流出机构利用的是均匀分布在绝缘底板上的厚度小于小零件的垫片。垫片垫在绝缘板和电极环之间,将电极环与绝缘底板隔开的产生缝隙,作为不让小零件通过而只让电镀药水通过的过滤器而起作用。电镀工作结束后,提高垂直旋转轴的转速,将处理容器中的电镀药药水全部排出。
专利文献1:CN 101139732A 申请人 上村工业株式会社
在由垫片15构成的流出机构中,如下问题变得突出。
⑴小零件的破损
一道电镀工序结束后,为了将处理容器中的电镀药水全部排出,需要增加垂直转轴的转速来提高处理容器内的电镀药水的离心力,小零件与电极环之间的线速度增大。当电镀药水快要排尽之时,小零件与电极环之间少了电镀药水的润滑,小零件与电极环之间形成干摩擦,加上线速度的增大,很容易引起小零件的破损。
⑵电镀良率的下降
垫片通过螺钉与绝缘底板还有电极环相连,螺钉拧紧扭力的不同,电极环与绝缘底板之间的间隙就不一样,在旋转的过程中,容易引起处理容器的受力不均,导致绝缘底板的变形,这样绝缘底板与电极环之间的缝隙大小难以控制,将一些小零件卡在绝缘底板与电极环之间,无法完全电镀,或者电镀的镀层不均匀,这样电镀的良率就下降。
⑶不经济性
①一道电镀工序结束后,需要提高处理容器的转速来将电镀药水从处理容器中排尽,转速越高,对整个电镀装置的平衡性要求就越高,同时也增加了零部件的精度要求。这样整个设备的生产成本就会增加,同时使用成本也会增加。
②垫片通过导电螺钉与绝缘底板还有电极环相连,螺钉拧紧扭力的不同,电极环与绝缘底板之间的间隙就不一样,在旋转的过程中,容易引起处理容器的受力不均,导致绝缘底板的变形,当变形大到一定程度,整个处理容器就报废,更换配件的周期就更加频繁,增加了使用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缺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将电镀药水排出、从而提高小零件电镀质量、提高处理容器寿命的小零件电镀装置绝缘板。
为此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其由中心向两侧平缓的凸面结构。
本发明的凸面其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的倾斜角小于5o。
本发明将绝缘板设置成中间高两头低的凸面结构,排电镀药水时,较传统的绝缘板结构形式电镀药水在重力的作用下容易从垫片和绝缘板之间的间隙流出。故本发明在排电镀药水时,其对处理容器的转速要求降低,减小了对电镀零件和电镀装置的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处理容器、2为导电件、3为上盖、4为电极环、5为垫片、6为绝缘板、7为导电板、8为回收装置、9为抽真空装置、10为泵、11为喷嘴、12为电镀药水、13为小零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绝缘板6为凸面结构,其凸面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的倾斜角小于5o。
下面结合其工作环境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的处理容器1通过导电板7、绝缘板6、垫片5、电极环4、上盖3按顺序从下面开始叠加起来,并利用导电件2连接而成。当需要排电镀药水12时,处理容器1中的电镀药水12通过绝缘板6和垫片5之间、垫片5和电极环4之间形成的间隙进入回收装置8中,启动和回收装置8连接的抽真空装置9使回收装置8内形成一定的真空度以实现药水12的顺利排出。
本发明的药水可通过连接在回收装置8下部的泵10、循环管道、喷嘴11实现药水12的循环利用,实现对小零点13的循环电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市金杨电镀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市金杨电镀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819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