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波动方程外推算子的VTI介质中叠前时间偏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82731.9 | 申请日: | 2011-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139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田立新;吕丁友;明君;贺电波;孙书滨;吴奎;史浩;王华忠;耿建华;冯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V1/28 | 分类号: | G01V1/28;G01V1/3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李丽萍 |
地址: | 10002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波动 方程 算子 vti 介质 中叠前 时间 偏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叠前时间偏移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一种VTI介质中叠前时间偏移方法。
背景技术
在地质构造不甚复杂的区域,叠前时间偏移后的成像道集上的AVO(振幅随偏移距的变化)/AVA(振幅随入射角的变化)分析是油气储层预测的关键技术。叠前时间偏移技术在提高地震成像精度,为叠前反演的实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的VTI(具有垂直对称轴的横向各向异性)介质时间偏移基本上是使用Kirchhoff积分法VTI叠前时间偏移算法,采用的是用等效各项异性参数表示的四阶方程(Alkhalifah,T,1997,Velocity analysis using nonhyperbolic moveout in transversely isotropic media,.Geophysics,62,1839-1854),其本质上还是基于层状介质假设下推导的时距关系。通常所采用的商用软件系统中基本上都是用Kirchhoff积分法叠前时间偏移给出Offset成像道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AVO分析。实际上,Kirchhoff偏移方法使用的是均方根速度场,适应速度横向变化的能力较弱,当速度场横向变化时,基于常速介质中的格林函数计算得到的振幅加权因子通常是不精确的。因此,Kirchhoff积分法给出的成像道集振幅不保真、成像道集中存在假象干扰,这样的成像道集不利于后续的AVO分析和储层预测。吸收衰减和各向异性的对成像道集和AVO分析的影响也要在成像过程中加以消除。还有,随着各油田探区油气勘探程度的不断加深,对偏移成像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各向同性处理技术已经难以满足勘探开发的要求。
迄今为止,还未见有基于波动方程外推算子的叠前时间偏移算法。与Kirchhoff偏移方法相比而言,波动方程外推算子对振幅的处理更加自然,并且对速度横向变化更强的适应能力。因此,有必要发展一套基于波动方程外推算子的VTI介质中叠前时间偏移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从适应缓横向变速、提高成像分辨率(吸收衰减补偿)和考虑各项异性等方面综合考虑,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波动方程外推算子的VTI介质中叠前时间偏移方法。是将偏移距平面波波动方程叠前时间偏移方法至VTI介质中,从而得到VTI介质中基于波动方程的叠前时间偏移算法,本发明具有更好的保振幅能力,可以提供保真的成像道集,为后续的AVO/AVA分析提供更好的基础数据,有利于更精确的油气储层岩性预测。本发明是一种更精确高效的波动方程叠前时间偏移方法,能补偿大地的吸收衰减和处理各向异性介质中的成像,可以提供很好的叠前时间偏移叠加剖面,输出射线参数或者角度域成像道集用于后续的剩余速度分析和AVO分析。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一种基于波动方程外推算子的VTI介质中叠前时间偏移方法予以实现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输入CMP道集以及时间域速度场;
步骤2:对CMP道集进行局部倾斜叠加,将CMP道集映射到截距时间-射线参数域的平面波数据体;并按照射线参数对平面波数据体分选,形成共射线参数剖面;
步骤3:对射线参数循环;
步骤4:进程判断所在计算机节点是否为主控节点,由此进入主-从并行模式;即:若进程在主控节点上运行,则执行下述(5-A)过程,若进程未在主控节点上运行,而是在计算节点上运行,则执行下述(5-B)过程;
(5-A)首先,读取当前射线参数对应的共射线参数剖面,然后沿时间方向作一维快速傅立叶变换,生成频率域的共射线参数平面波数据体;与此同时,设定总任务数为总频率数目与计算节点数目之中的最小值;主控节点控制着并行任务的分发与收集,并执行以下步骤:
(5-A1)对总任务数循环;
(5-A2)将一个频率切片的平面波数据体发给计算节点,发送任务的计数器自增;
(5-A3)判断任务发送是否结束,若否,转向(5-A1);若是,转向(5-A4);
(5-A4)对总频率数循环;
(5-A5)接收计算节点返回的任务标识符;
(5-A6)检查已经发送给计算节点的任务序号是否小于总频率数目;若是,转向(5-A7);若否,转向(5-A8);
(5-A7)将当前频率切片的平面波数据体发给计算节点,发送任务的计数器自增,转向(5-A4);
(5-A8)向所有计算节点发送任务结束标识符;
(5-B)首先,判断该计算节点号是否大于总的频率数目;若是,转向步骤6;若否,转向(5-B1);
(5-B1)进程进入死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同济大学,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827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吸水性树脂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基板传送系统及传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