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Φ720无缝气瓶旋压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83473.6 | 申请日: | 2011-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197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杨彬;王国强;胡顺利;李海山;宋富强;李振河;李平军;王玮钊;赵冬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兴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2/14 | 分类号: | B21D22/14;B21D37/16;B21D3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7 | 代理人: | 刘月娥 |
地址: | 056107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720 无缝 气瓶旋压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锻造机床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提供了一种Φ720无缝气瓶旋压机,用于大直径无缝长管气瓶头部的旋压成型。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环保意识的提高,以及能源危机的加剧,石油及其制品(柴油/汽油等)价格飞涨,以天然气/氢气等为代表的新能源得到长足的发展。
新能源比同等的不可再生能源价格低,同样能满足人们的要求,倍受人们喜爱。
作为我公司主导产品之一的CNG(压缩天然气)长管拖车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发展前景广阔。同时,随着无缝钢管技术的提高,拖车技术的进步以及天然气需求的扩张,气瓶的规格需求越来越大。因此,生产大规格气瓶成为公司当务之急。公司原有旋压机已经不能满足越来越高的需求,急需能够旋压更大直径、更大容积和更高效率的旋压机,通过与钢管厂交流,开发720mm高压无缝长管气瓶,而市场上尚无能够旋压所要求直径的旋压机,在此情况下,公司决定自行开发此规格的旋压机装备及其配套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Φ720无缝气瓶旋压机,用于大直径无缝长管气瓶头部的旋压成型,采用旋轮式旋压工艺,实现了机床强力高效,操作维修方便。
本发明包括工频加热装置1、旋轮装置2、补热装置3、液压卡紧装置4、前主轴装置5、卡盘拉杆装置6、尾座装置7、液压系统8、润滑系统9、传动系统10、电气控制与操作系统11、中间辊道装置12(见图1)。工频加热装置1安装在旋压机旋轮装置的前方,位于旋压机最前部,安装在导轨上,可以沿旋压机主轴线方向前后移动;旋轮装置2安装在前主轴装置左前方可满足旋压要求的位置;补热装置3安装在旋轮装置2上;液压卡紧装置4包括前卡紧装置和后卡紧装置,前卡紧装置和后卡紧装置内部都装有液压楔块,前卡紧装置安装在前主轴装置5的前端,用螺栓与前主轴装置固定,后卡紧装置安装在尾座装置7的前端,用螺栓与尾座装置固定;前主轴装置5安装在旋压机的前部,旋轮装置的后方;卡盘拉杆装置6安装在前主轴装置5上,对卡盘进行拉紧;尾座装置7安装在整体设备的最后方,与前主轴装置5安装到同一轴向上;液压系统8考虑现场场地与管道布置的方便,将液压系统安装到中间辊道的左侧,,采用双回路液压供油结构;润滑系统9,安放到尾座装置7的右侧,采用带水冷器的机外独立稀油站进行强制循环润滑;并安放到地下;传动装置10由电机和减速机组成,电机和减速机之间用皮带传动,安装在前主轴装置的右侧;电气控制与操作系统,考虑操作和观察工作过程的方便,将之安放到工频加热装置1的右侧;中间辊道12安装在前主轴装置5和尾座装置7之间,前主轴装置5和尾座装置7中间布置三组托辊,满足气瓶输送行走需要。
1)、采用独有的前主轴和尾座双卡紧装置,使用液压楔块装置夹持钢管,夹持牢固,提高了气瓶旋压过程中的稳定性。
2)、采用前后卡盘卡紧方式,钢管可以从前至后通过旋压机床,使得生产线布置更加简洁通畅,加快了生产节奏。
3)、在旋压过程中采用双侧补热装置对旋压部位进行补热,气瓶收口效果大大的提高,提高了表面质量。;
4)、采用强力旋压机制,可旋压直径Φ720mm,长度达11.8m、壁厚达25mm的高压无缝钢管。
5)、整体式液压卡盘拉杆,可承受更高的拉紧力。
6)、拉紧式液压卡盘动作方式,使拉杆承受拉力,提高卡盘的可靠性。
7)、卡盘拉杆与主轴之间采用镶石墨的整体自润滑滑动轴承,减少日常维护。
8)、主轴前端采用高刚度大游隙的双列滚子轴承旋压时的径向力,主轴后端采用多列双向角接触轴承承受旋压时的轴向力,同时满足机床旋压时的转速要求。
9)、卡盘拉紧装置采用双向角接触推力球轴承承受卡盘卡紧钢管时的轴向力,同时满足机床旋压时的转速要求。
10)、采用独立的传动装置,电机与主轴之间采用三角带传动,方便检修与更换
本发明是采用先进的旋压轮旋压工艺,并采用独有的前卡紧装置和后卡紧装置双卡紧的方式,使得生产线布置更加简洁通畅,提高了生产节奏,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采用前卡紧装置和后卡紧装置双卡紧布置在前主轴装置5和尾座装置7处的2套液压卡紧装置4,使用液压楔块夹持,将无缝气瓶夹持牢固,提高了气瓶旋压过程中的稳定性。
旋轮装置采用旋轮式旋压工艺可以更好的控制气瓶端部的成型形状,提高旋压表面的质量,避免表面的擦伤划伤以及对模具工作部位频繁的焊补打磨,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兴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兴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834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