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反渗透膜脉冲排污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84025.8 | 申请日: | 2011-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13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15 |
发明(设计)人: | 叶永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永祥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B01D61/10;B01D65/02;C02F1/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渗透 脉冲 排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直接回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反渗透膜脉冲排污法。
背景技术
目前的物理处理法一般最好采用过滤膜进行过滤,现有工业污水回用处理技术的工艺一般是:多介质过滤器→袋式过滤器→超滤→保安过滤器→反渗透膜→出水,但是反渗透膜经过一段时间过滤之后容易被堵塞,从而影响过滤的效果和速度,导致排出的污水得不到及时地处理,现有解决以上问题的方法是过滤一段时间后对反渗透膜进行反冲→中和→清洗处理,解决堵塞的问题,这样的操作步骤就必须要将污水处理停下来,这样间断性的污水处理过程处理相同的污水所需的时间就相对较长,因此污水处理的效率不高,并且也增加工人清洗过滤膜的工作量,工艺繁杂、成本高、出水量小。
一般情况下,1分钟后从排污口测到的COD会增加3倍,5分钟后测到的COD在3000-5000COD之间,并且出水量逐渐减少,明显影响污水处理的效率,并且污水处理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处理效果好,持续不间断出水,并可直接回用,处理直接成本比自来水低,节能环保的反渗透膜脉冲排污法。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反渗透膜脉冲排污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过滤器对污水进行过滤;
(2)、污水经过反渗透膜脉冲排污进一步过滤;
以上过滤的同时进行脉冲处理,所述污水的PH值控制在3-9之间,所述污水处理的环境温度控制在50℃以下。
所述脉冲通过PLC进行控制。
所述污水的化学耗氧量指标为200-1000COD,处理之后化学耗氧量指标小于50COD。
本发明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中,所述污水经过过滤器和反渗透膜脉冲排污过滤之后能够达标,处理后的污水的化学耗氧量指标小于50COD,即使排入环境中也不会造成污染,并且对处理之后的水进行回用,比如可用于做浅色或者漂白印染用水;在过滤的过程中采用脉冲可以有效地解决反渗透膜堵塞的问题,并且不需要停止整个过滤的过程,即省去了反冲、中和、清洗的步骤,因此大大提高了出水率,并且反冲、中和、清洗的过程中需要加入药剂,容易增加COD,因此省电省成本,比使用自来水成本更低,并且处理效果好,实现了节能环保的目的;自动化程度提高,省去了大量的人工操作,使整个污水处理过程更加简单;使企业减少入网费,并且有利可图,从国家要求减排到企业要求减排方向转变。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反渗透膜脉冲排污法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述:
作为本发明所述反渗透膜脉冲排污法的实施例,包括以下工序:
(1)、采用过滤器对污水进行过滤;
(2)、污水经过反渗透膜脉冲排污进一步过滤;
以上过滤的同时进行脉冲处理,所述污水的PH值控制在3-9之间,所述污水处理的环境温度控制在50℃以下。所述污水经过过滤器和过滤膜过滤之后能够达标,即使排入环境中也不会造成污染,并且对处理之后的水进行回用,比如可用于做浅色或者漂白印染用水;在过滤的过程中采用脉冲可以有效地解决反渗透膜堵塞的问题,并且不需要停止整个过滤的过程,即省去了反冲、中和、清洗的步骤,因此大大提高了出水率,并且反冲、中和、清洗的过程中需要加入药剂,容易增加COD,因此省电省成本,比使用自来水成本更低,并且处理效果好,实现了节能环保的目的;所述污水的PH值和污水处理的环境温度控制是为了保证反渗透膜处于一个对过滤最优的环境中,延长其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所述脉冲通过PLC进行控制。自动化程度提高,省去了大量的人工操作,使整个污水处理过程更加简单。
本实施例中,所述污水的化学耗氧量指标为200-1000COD,处理之后化学耗氧量指标小于50COD。可以根据所述污水的COD指标设定脉冲的频率,进而使防堵效果更好,不同的污水采用不同的脉冲频率,使其适用性更加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永祥,未经叶永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840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