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处理污水的广谱复合离子絮凝剂及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84989.2 | 申请日: | 2011-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77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刘东升;刘国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国清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C02F1/5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7 | 代理人: | 吕中强 |
地址: | 05565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处理 污水 广谱 复合 离子 絮凝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处理污水的广谱复合离子絮凝剂及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传统污水处理方法是:处理碱性污水(如油田污水、造纸行业中段水等)只能用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处理酸性污水(如制药行业污水、化肥生产行业污水等)只能用阴离子聚丙烯酰胺;处理中性污水仅能用非离子聚丙烯酰胺。本产品是在第一发明人的8810868.8专利基础上的升级换代,原专利技术曾在1979年被河北省科委和河北省环保局鉴定为国内领先技术,并于1988年获得中国发明专利;但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国家对于环保政策的要求不断提高,原专利逐渐暴露出应用面窄、用量较大等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解决以往常规絮凝剂产品应用限制条件多、适应性差等问题,提供一种高效的广谱复合离子絮凝剂,可适用于不同性质的污水处理,降低污水处理成本,拓宽絮凝剂的应用空间和使用范围。
一种用于处理污水的广谱复合离子絮凝剂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絮凝剂的成分范围为:黑液树脂20-30%、NaOH 5%、非离子分子量在700~1200万的聚丙烯酰胺10-20%、聚合氯化亚铁20-30%、硫酸铝20-25%。
其中黑液树脂是按8810868.8专利的技术生产的,通过将浓缩过的造纸黑液搅拌加热,投加酚或醛,或酚及醛投加浓硫酸,在100~105℃下反应,将黑液制成热固性树脂称为黑液树脂。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黑液树脂对污水中的杂质有很强的吸附性能,并且与多种有机、无机物有良好的配伍性;因此我们在黑液树脂的基础上加入高分子非离子聚丙烯酰胺、聚合氯化亚铁、硫酸铝多种离子化合物,经过特殊工艺将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效结合,形成一种高效的广谱复合离子絮凝剂,可适用于不同性质的污水处理,大幅度降低污水处理成本,极大的拓宽了絮凝剂的应用空间和使用范围。
制备步骤为:
1.将定量NaOH与水加入到电加热反应釜,加温至60℃,恒温搅拌至全部溶解;
2.加入定量黑液树脂,加温至80℃,恒温搅拌至全溶;
3.再加入定量非离子聚丙烯酰胺,升温至105℃,恒温充分搅拌反应后至全部溶解;
4.降温到80℃,加入粉状硫酸铝,恒温搅拌反应至全溶;
5.恒温80℃,加入粉状聚合氯化亚铁,搅拌至全溶后,将整体溶液加入到烘干箱内;
6、烘干后,粉碎经40目滤网过滤后即得絮凝剂成品。
污水处理作用原理:
本产品含有多种离子成分,通过药剂与污水中的悬浮物的电荷作用,产生压缩双电层,使废水中的悬浮微粒失去稳定性,胶粒物相互凝聚使微粒增大,形成絮凝体、矾花。本产品对污水中的溶解、悬浮有机物具有螯合、络合、化合、凝聚等多种化学、物理作用,起到迅速净化水体的效果。具有用量小、絮凝快、脱出率高、使用区间宽等特点。处理后的污水在色度、含铬、悬浮物含量等方面可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本产品和传统絮凝剂聚丙烯酰胺及其它絮凝剂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沉降速度快
本产品集众多絮凝剂优点于一身,依据协同增效原理,通过电中和、粘结架桥、交联促进微粒聚集产生絮凝形成快速沉淀,因此混凝性能更加优良,矾花大且紧密,污泥量少且沉降速度快。
2、应用广泛。
本产品可针对不同的水质条件和处理要求以及不同的处理工艺和设备条件调整生产,使其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处理条件,解决了以往常规絮凝剂产品应用限制条件多、适应性差等问题。例如,传统污水处理方法是:处理碱性污水(如油田污水、造纸行业中段水等)只能用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处理酸性污水(如制药行业污水、化肥生产行业污水等)只能用阴离子聚丙烯酰胺;处理中性污水仅能用非离子聚丙烯酰胺。
3、处理效率更高。
本产品具有显著的脱色、脱臭、脱水、除菌、以及去除水中有害重金属离子功效,对SS、COD、BOD具有很高的去除率。
4、出水水质好。
经本产品处理后的污水,水质优良,无金属离子的水相转移、无毒无害、安全可靠。
5、成本低廉
本产品的处理成本不到传统聚丙烯酰胺处理成本的一半。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为:黑液树脂:20%、NaOH:20%、分子量700万的非离子聚丙烯酰胺:5%、硫酸铝:25%、聚合氯化亚铁: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国清,未经刘国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849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ED水底灯的湿度报警结构
- 下一篇:实体渠道规划选址及价值优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