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85049.5 | 申请日: | 2011-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161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杉田武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彭久云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很多便携式设备,例如,移动电话和笔记本PC,由主体和显示部分构成,主体配有用户操作的操作装置,显示部分配有显示装置,例如LCD(液晶显示器)。另外,可动构件用于连接主体和显示部分的铰链部分(hinge portion)。通常,电力线和信号线穿过该铰链部分。因此,穿过铰链部分的线因铰链部分的变形而劣化。从而,期待一种防止在铰链部分变形时发生的穿过铰链部分的线劣化的改进设计。
为了抑制穿过铰链部分的线发生劣化,首先,重要的是减少穿过铰链部分的线的数量。至今,在从主体到显示部分的数据传送的很多情况下采用并行传送方案。在采用并行传送方案的情况下,几十条信号线穿过铰链部分以传送在显示装置上要显示的图像数据。因此,存在信号线因铰链部分变形可能引起扭曲并且电力线和信号线可能断开的危险。从而,作为取代并行传送方案的数据传送方案,设计了能通过大约一条线传送图像数据的串行传送方案。
此外,日本特表2007-526555号公报公开了从主体到显示部分无线传送图像数据和电力(power)而不在铰链部分中提供线的方法。特别是,该专利文件公开了通过利用铰链部分中提供的电极之间的电容耦合进行非接触通讯从主体到显示部分传送数据信号的方法。此外,该专利文件公开了通过利用电极之间的电容耦合对传送的数据信号进行整流而提取电力的方法。如所述的,通过应用该专利文件的方法,图像数据和电力可从主体传送到显示部分,而不在铰链部分中提供线。
发明内容
如上所述,通过尽可能多地减少穿过铰链部分的线的数量,或者通过完全去除多条线,可避免电力线或信号线的断开引起的故障。此外,增加了铰链部分变形的自由度,从而改善了便携设备的设计。附带地,近年来,提高了LCD的分辨率,并且对于图像数据的数据传送期望高的传送率。从而,在从主体到显示部分传送图像数据时,必须传送与高频时钟同步的数据信号。上述专利文件公开了通过整流数据信号提取电力的方法,但是,采用该方法难以从高频数据信号提取足够的电力。
根据前述,所希望的是提供新颖且改进的电子设备,并且它能够易于实现高速数据传送且传送足够的电力,而保持铰链部分中数据传送和电力传送的稳定性。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设备包括铰链部分,该铰链部分包括第一旋转铰链(first rotating hinge)和第二旋转铰链,第一旋转铰链包括传送直流电流的第一电极和利用电磁感应传送或接收数据信号的第一线圈,第二旋转铰链包括通过接触第一电极而接收直流电流的第二电极、以及传送数据信号到第一线圈或从第一线圈接收数据信号的第二线圈。铰链部分以可旋转的方式连接第一旋转铰链和第二旋转铰链,并且保持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彼此接触以及第一线圈的中心轴和第二线圈的中心轴基本上相同的状态。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设备包括铰链部分,该铰链部分包括第一旋转铰链和第二旋转铰链,第一旋转铰链包括利用电磁感应传送电力的第一线圈和利用电容耦合传送或接收数据信号的第一电极,第二旋转铰链包括接收从第一线圈传送的电力的第二线圈、以及传送数据信号到第一电极或从第一电极接收数据信号的第二电极。铰链部分以可旋转的方式连接第一旋转铰链和第二旋转铰链,并且保持第一线圈的中心轴和第二线圈的中心轴基本上相同以及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预定的距离基本上平行分开的状态。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设备包括铰链部分,该铰链部分包括第一旋转铰链和第二旋转铰链,第一旋转铰链包括利用电磁感应传送电力的第一线圈和利用电磁感应传送或接收数据信号的第二线圈,第二旋转铰链包括接收从第一线圈传送的电力的第三线圈、以及传送数据信号到第二线圈或从第二线圈接收数据信号的第四线圈。铰链部分以可旋转的方式连接第一旋转铰链和第二旋转铰链,并且保持第一线圈的中心轴和第三线圈的中心轴基本上相同以及第二线圈的中心轴和第四线圈的中心轴基本上相同的状态。
施加给第一和第三线圈的AC电流的第一频率可低于施加给第二和第四线圈的AC电流的频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公司,未经索尼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850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