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处理有机废水的电Fenton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85193.9 | 申请日: | 2011-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760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于萍;罗运柏;王光普;林言闻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461 | 分类号: | C02F1/461;C02F1/72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张火春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处理 有机 废水 fenton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处理有机废水的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处理有机废水的电Fenton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废水中难降解有机化合物的数量与种类与日俱增,其危害日益严重,已成为水污染控制的焦点问题。工业企业普遍使用生物法降解水中有机物,生物法优点是运行费用低,但是处理含有生物难降解有机化合物废水的效果不明显。基于产生羟基自由基的高级氧化技术在处理难降解有机化合物方面有很多优势,其中电Fenton法具有新生过氧化氢氧化能力更强、反应速度快,可避免过氧化氢贮存与运输中发生危险,亚铁离子可在阴极再生,铁污泥生成量少等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处理有机废水的电Fenton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运行稳定,根据废水的水质状况,通过改变装置的电压、曝气量和阴极面积三个参数来调节过氧化氢生成量,高效经济的处理有机废水。
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
一种处理有机废水的电Fenton装置,包括反应器,为一顶端敞口的立式容器,为电Fenton装置的主体结构,反应器的阳极采用钛电极,位于反应器的底部,阴极采用活性炭纤维,活性炭纤维附在铅锑合金丝上,安装在反应器的上部,反应器的阴阳极和一直流稳压电源的正负极相连;
还包括存放有机废水的贮槽,通过恒流泵和反应器的底部连接;
还包括空气泵,空气泵输出的空气经过气体流量计,从反应器的顶端或底部进入反应器;
还包括一外排水管,位于反应器的上部,处理好的清水从外排水管流出。
处理废水过程中,反应器的电压、曝气量和阴极面积根据处理的废水水质自由调节。
从反应器顶端进入的空气,最好曝气口放在反应器的底部,这样使氧气有足 够的时间和反应器的阴极充分接触,同时还可搅动废水,使生成的羟基自由基均匀分布在反应器内部。
从反应器顶端进入的空气,通过曝气砂头,均匀的进入反应器。
直流稳压电源的正极和反应器阳极钛板连接的导线表面涂覆环氧树脂,使其不与废水溶液接触,增加使用寿命。
采用本发明上述结构,电解过程中阳极生成的氧和通过曝气补充的氧随废水溶液流动到达阴极,通过电解在阴极上生成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在亚铁离子的催化作用下生成羟基自由基,羟基自由基与废水中的有机物发生反应,从而达到降解有机物的目的。降解废水中有机物的能力随着曝气量、电压和阴极面积的增加而增强。此外,本发明具备以下两个特点:
1.调节曝气量、电压和阴极面积能够控制过氧化氢的产量及有机物降解的速率。
2.废水处理过程中主要发生了羟基自由基氧化,阳极氧化,电混凝作用与电絮凝作用。
与现有电Fenton装置的不同点:
1.空气曝气,运行费用低(现有电Fenton装置都是通氧气)。
2.阳极放置在反应器的底部,电解产物氧可以在阴极作为反应物,充分利用电解产物。
附图说明
图1为电Fenton装置的示意图,其中
1-直流稳压电源,2-恒流泵,3-空气泵,4-贮槽,5-反应器,6-气体流量计,7-外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一种处理有机废水的电Fenton装置,包括反应器5,为一顶端敞口的立式容器,为电Fenton装置的主体结构,反应器5的阳极采用钛电极,位于反应器的底部,阴极采用活性炭纤维,活性炭纤维附在铅锑合金丝上,安装在反应器的上部,反应器的阴阳极和一直流稳压电源1的正负极相连;
还包括存放有机废水的贮槽4,通过恒流泵2,和反应器5的底部连接;
还包括空气泵3,空气泵3输出的空气经过气体流量计6,从反应器5的顶端或底部进入反应器5;
还包括一外排水管7,位于反应器5的上部,处理好的清水从外排水管7流出。
电Fenton装置中直流稳压电源1提供电压,调节输出电压控制过氧化氢的产量。空气泵3向溶液中曝气以提供氧气,弥补阳极生成氧气的不足,增加水中溶解氧含量,调节气体流量计6控制溶解氧含量。通过改变电压、溶解氧量和阴极面积控制过氧化氢的产量。恒流泵2使得废水溶液进入反应器5。贮槽4用于废水存放,在外排水管7出口处取样可以分析电Fenton装置对废水的处理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851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