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体喷射头及液体喷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85584.0 | 申请日: | 2011-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106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大胁宽成;铃木繁树;小林宽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41J2/14 | 分类号: | B41J2/14;B41J2/045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轶;李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体 喷射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从喷嘴喷射液体的液体喷射头及具备该喷射头的液体喷射装置,其中所述液体从液体储存单元经由液体供给路而被供给于头主体。
背景技术
作为液体喷射头代表例的喷墨式记录头一般构成为,从填充有墨水的墨盒(液体储存构件)经由墨水流路(液体流路)朝喷头主体的压力产生室供给墨水。进而,利用压电元件等压力产生构件对压力发生室内赋予压力,从而从与压力产生室连通的喷嘴喷射墨水滴。
作为喷墨式记录头的具体构成,例如,具备头主体;头部壳体,多个头主体固定于该头部壳体;以及墨盒壳体,头部壳体固定于该墨盒壳体,在头部壳体和墨盒壳体之间固定有电路基板,所述电路基板提供用于驱动压电元件的信号。(例如参照专利文件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11383号公报
在如上所述的在墨盒壳体和头部壳体之间设置有电路基板的构成中,优选利用墨盒壳体(的侧壁面)遍及整周包围电路基板的周围。这是因为,由此可以抑制墨雾附着于电路基板,能够防止产生伴随与此的动作不良。
但是,在如上述构成的喷墨式记录头中,有可能无法在墨雾中来充分保护电路基板。详细来说,在墨盒(流路部件)下表面侧突出设置有多个形成有墨水连通路的流路形成部。其中有几个流路形成部相对于流路部件的表面倾斜设置。为充分确保以这种方式倾斜的流路形成部的刚性,例如,如图7(a)所示,优选在流路形成部840与流路部件800的下表面830之间设置有从流路形成部840连续的支承部890。
但是,由于流路部件800通常通过对树脂材料进行注塑成型而形成,因此,若设置上述那样的支承部890,则有可能在该部位会产生所谓的缩痕,由此会在形成于流路形成部840的墨水供给孔850内产生由缩痕所导致的凹陷。
因此,如图7(b)所示,优选在倾斜的流路形成部840和支承部890之间(流路形成部840与流路部件800的下表面830之间)预先形成出所谓的减薄(底切(undercut))。由此能够抑制产生伴随着所谓的缩痕的凹陷。
但是,在形成这种减薄(底切)的情况下,需要使减薄部分的模具(例如,滑动型芯)滑动而将其抽出。因此,当在流路部件800周围存在侧壁的情况下,则需要在侧壁形成用于使模具滑动的开口部。进而,存在从该开口部进入到流路部件内侧的墨雾附着于电路基板的危险。这些问题虽然能够通过例如利用其他部件封堵开口部来解决,但制造工序变得烦琐复杂,且提高了制造成本。
此外,即便在流路部件形成有开口部,最好使得开口部尽可能小。因此,也就存在有流路形成部的配置等的设计自由度在某种程度上受限的缺陷。
另外,此类问题不仅仅存在于喷墨式记录头,也存在于喷射墨水以外的液体的液体喷射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液体附着于电路基板,同时能够大幅提高设计自由度的液体喷射头及液体喷射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液体喷射头的特征在于,具备:头主体,其喷射液滴;壳体部件,该头主体固定于该壳体部件;流路部件,液体供给针被固定于该流路部件的上游侧、且所述壳体部件固定于该流路部件的下游侧,在该流路部件设有液体流路,该液体流路连接上述的液体供给针和壳体部件;以及电路基板,其设置在所述壳体部件和所述流路部件之间,且与构成所述头主体的压力产生元件连接,所述流路部件具备:流路部件主体,所述液体供给针固定在所述流路部件主体的上游侧,且在所述流路部件主体的下面侧突出设置有流路形成部,所述液体流路形成于所述流路形成部;以及罩部件,该罩部件固定于所述流路部件主体,且具备壁面部,该壁面部包围所述流路形成部设置,且具有达到所述壳体部件的高度。
在上述的本发明中,电路基板的周围由罩部件覆盖,从而有效抑制液体侵入流路部件的内部。即,能够有效抑制液体附着于电路基板。并且,构成流路部件的流路部件主体作为单体在周围不存在侧壁,因此即便是在形成所谓的减薄的情况下,模具的滑动方向也不会受到限制。因此,流路部件的设计自由度大幅提高。
在此,优选为,所述罩部件的壁面部在与所述壳体部件的抵接部实际性抵接的状态下被固定,所述壁面部的前端面形成为在该壁面部的厚度方向上呈现高度不同的第一阶梯面,并且,所述壳体部件的抵接部的前端面形成与第一阶梯面卡合的第二阶梯面。
由此,无需使用粘结剂对壁面部与抵接部进行接合就能够更可靠地抑制液体侵入流路部件的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855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