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甲鱼低碳生态养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85771.9 | 申请日: | 2011-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831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蒋业林;陈华良;崔凯;李翔;侯冠军;钱朝兵;蒋涛;孙明;李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甲鱼 生态 养殖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态水产养殖系统,具体是涉及一种甲鱼低碳生态养殖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甲鱼养殖系统,只是单纯的水池,无法满足甲鱼经常需要晒太阳的条件。另外,多只甲鱼易撕咬、争斗,严重影响养殖户的经济利益;产卵室结构简陋、导致甲鱼卵孵化率较低等现象严重影响甲鱼养殖的发展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产卵问题的甲鱼低碳生态养殖系统。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甲鱼低碳生态养殖系统,包括两个相邻的生态养殖池,其特征在于,两个养殖池的中间区域设有多个产卵室,所述产卵室的底部设有安装件,安装件通过绳索悬挂有倾斜的石棉瓦爬梯,所述石棉瓦爬梯的一端靠近产卵室,另一端伸入水平面以下,产卵室地面开有长方形空槽,产卵室内设有垂直放置的石棉瓦,石棉瓦底端穿过长方形空槽,并置于倾斜的石棉瓦爬梯上部。
进一步,所述石棉瓦爬梯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45度。
所述产卵室靠近养殖池的两侧均安装有倾斜的石棉瓦爬梯,产卵室内靠近养殖池的两侧均设有垂直的石棉瓦。
所述产卵室内地面放置有顶部开口的长方体产卵盒,产卵盒内铺有蛭石,蛭石铺设厚度为产卵盒高度的1/3-1/2。
较为完善的是,产卵室正对的养殖池的堤坝上设有安装件,安装件通过绳索悬挂有倾斜的石棉瓦晒背台,所述石棉瓦晒背台的上端距离养殖池堤坝10-20cm,下部伸入水平面以下。
较为完善的是,所述生态养殖池通过FAMS循环水处理系统处理水质,生态养殖池内添加有EM微生态制剂。
较为完善的是,所述养殖池的上方固定有支撑杆,支撑杆上通过绳索悬置有网布,网布伸入水平面以下。
进一步,所述网布呈伞状,采用聚乙烯无结网结扎而成。
进一步,所述支撑杆上固定有压缩空气进管,所述压缩空气进管一端与空气压缩机连接,另一端与微孔橡胶盘管连接,微孔橡胶盘管伸入水平面以下。
较为完善的是,所述生态池的底部还安装有增氧管,所述增氧管与空气压缩机连接,增氧管呈筒状,表面开有微孔。
本发明甲鱼低碳生态养殖系统,对甲鱼的生长、产卵体系做了较为显著的改进,可有效提高甲鱼及甲鱼卵的存活率,对甲鱼生态养殖模式的发展具有显著的意义。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微孔增氧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微孔橡胶盘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甲鱼低碳生态养殖系统,包括两个相邻的生态养殖池1,两个养殖池1的中间区域(堤坝19)设有多个产卵室2,每个产卵室2的两侧底部设有安装件20,安装件20通过绳索6悬挂有倾斜的石棉瓦爬梯7,石棉瓦爬梯7的一端靠近产卵室2,另一端伸入水平面以下,产卵室2地面两侧开有长方形空槽,产卵室内两侧均设有垂直放置的石棉瓦4,石棉瓦4底端穿过长方形空槽,并置于倾斜的石棉瓦爬梯7上部,石棉瓦爬梯7与水平面的夹角优选为30-45度,便于甲鱼通过石棉瓦爬梯7进入产卵室2产卵。
便于甲鱼产卵,在产卵室2内地面放置有顶部开口的长方体产卵盒5,产卵盒5内铺有蛭石,蛭石铺设厚度为产卵盒高度的1/3-1/2,蛭石可对甲鱼卵进行有效的保护,替代了传统的沙石或木屑,有效避免了甲鱼卵遭病害所导致的孵化率低的情况出现。另外,蛭石较轻,透气性好,产卵盒5不用移至孵化室,即可人工天然孵化甲鱼卵,降低了因移动所造成甲鱼卵的损坏。
将石棉瓦4放入长方形空槽中,并与石棉瓦爬梯7,即可切断甲鱼的爬行线路,迫使甲鱼选择其他产卵室进行产卵,此时的石棉瓦爬梯7还可用作供甲鱼沐浴阳光的晒背场所。
通过调整多个产卵室2的石棉瓦4的开、关,从而对甲鱼产卵的地点进行有效的控制及选择,杜绝了甲鱼再次产卵时对产卵盒5内的甲鱼卵所造成翻动挤压现象的出现,从而提高了甲鱼卵的存活率,间接提高了甲鱼卵的孵化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未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857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