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酯-聚醚共聚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185791.6 申请日: 2011-07-05
公开(公告)号: CN102344558A 公开(公告)日: 2012-02-08
发明(设计)人: 郝建原;刘钰;叶友全;邓先模 申请(专利权)人: 电子科技大学
主分类号: C08G63/664 分类号: C08G63/664;C08G63/78;A61L31/06
代理公司: 电子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51203 代理人: 周永宏
地址: 611731 四川省成***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聚酯 共聚物 及其 合成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化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生物医用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外科手术后组织粘连是临床中常见的现象,如脑外科、腹部外科、妇产科、矫形外科、和心脏血管手术后,若产生粘连,有的可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肠梗阻、腹盆腔疼痛、不育症、功能障碍等,增加了再次手术的难度且有产生进一步并发症的潜在危险。比如:(1)脑外科开颅术后硬膜缺损,瘢痕粘连可引起术后癫痫;(2)腹盆腔手术后的粘连可引起肠梗阻,严重者需要实行第二次手术,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3)妇产科手术后,严重粘连者有因卵巢腹膜子宫“粘”在一起,而出现疼痛功能障碍;(4)胸外科手术如心脏瓣膜移植、心包膜手术后,需预防粘连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因此,如何预防和减少手术后的粘连已成为当今医学专家和生物材料专家需要迫切关注的问题。

早先临床上报道预防粘连的方法主要是使用药物来减少渗出并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形成,但疗效不确切、副作用大,未能得以广泛应用。近十年来,国内外临床上有报道使用可吸收流体来达到隔离的目的,预防和减少粘连,虽取得了一定疗效,但因流体(如透明质酸钠等)具有吸收快、易流失、不能在粘连形成后期达到有效隔离等缺陷,从而影响了其市场推广。

近几年来国内外医学专家和材料专家将目光集中在生物可吸收膜上,利用膜所发挥的“物理屏障”作用,来达到防止组织粘连的目的。构成膜的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血液相容性,在手术后能有效隔离易粘连的组织器官,不影响伤口愈合及创口粗糙面的修复,并且在完成隔离目的后能被人体降解吸收不需要二次手术取出。然而目前市场上主打的防粘连膜,比如聚乳酸膜和壳聚糖膜,都存在着柔软性欠佳的缺陷,操作不方便,并且无法适应某些具有复杂界面的组织。另外聚乳酸膜还具有降解速率较慢,降解产物生物相容性差、易引起二次粘连的缺陷。因此,开发新一代的能克服上述缺陷的可吸收防粘连膜,可有效改善目前市场产品的性能,并有利于可吸收医用膜在市场方面进一步推广。

聚乙二醇(PEG)是一种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材料,水溶性好。当其分子量大于1000时,无毒;分子量为4000时,其10%溶液可注射使用;分子量小于30000可由动物肾脏过滤排出体外。聚乙二醇在生物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用以修饰各种难溶性药物,或用于生物器件或药物载体的组分。由于聚乙二醇具有玻璃化转变温度低(-60℃)、亲水性的特点,将其与生物可降解聚酯共聚,可有效降低后者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并大大加快其降解速度。

魏等在中国专利CN 1532216A中报道了90%聚(D,L-乳酸)与10%的聚乙二醇的共混物形成的医用膜。由于聚乙二醇未与其它内酯或交酯单体共聚,两者相容性差,聚乙二醇容易结晶,并且在水性环境下很容易从膜内流失,散失其作为增塑剂的目的,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聚(D,L-乳酸)膜在降解过程中容易产生生物相容性较差的碎片产物、引起二次粘连等问题。

藤村健治等在国际专利WO2006/100895和相应的中国专利CN 101052425A中报道了以丙交酯和己内酯共聚物为组分的医用膜,具有极佳的柔性,可用于需要缠绕功能的场合。然而该共聚物不包含有聚乙二醇组分,降解速率较慢,在人体内被完全吸收时间的超过六个月。

肖等在中国专利CN 101274104、唐等在中国专利CN 101461966中都曾提及以聚乙二醇-聚酯共聚物作为防粘连膜的组分来使用。然而这些专利都未显示有实质性进步,未能针对防粘连这一特定用途,对共聚物的具体应用策略以及在组分或组成上如何有效调控以实现聚乙二醇的增柔作用给以具体说明。特别是这些专利中聚乙二醇的应用范围太宽,当其含量较低时,则未必能对医用膜起到增柔作用,而当含量较高时,则会损害膜材料的分子量和力学强度等其它性能。

综上所述,虽然理论上聚乙二醇-聚酯共聚物作为防粘连膜的组分具有潜在优势,但是聚乙二醇对膜材料的综合性能的提升,特别是在柔性的改进方面能否有效发挥作用,是以不损害其他性能为前提的。因此,要想获得柔性显著且综合性能良好的医用膜,需要对聚乙二醇-聚酯共聚物的应用策略进行深入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的医用防粘连膜柔韧性差、降解速率较慢和降解产物生物相容性差的缺陷,提出了一种聚酯-聚醚共聚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包含的如下技术方案:

方案一:聚酯-聚醚共聚物,其特征在于,由75%-90%重量比的丙交酯与10%-25%重量比的聚乙二醇聚合反应而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857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