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定子、旋转电机及绕线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86105.7 | 申请日: | 2011-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401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山口宽太;冈本卓士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安川电机 |
主分类号: | H02K1/12 | 分类号: | H02K1/12;H02K15/085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90 | 代理人: | 周善来;李雪春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子 旋转 电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所公开的实施方式涉及定子、旋转电机及绕线方法等。
背景技术
如日本特开2003-204659号公报所记载,以多根线材为线束而同时卷绕的技术已为人知。由此,通过增大形成在马达定子上的绕组的槽满率,能够提高马达的转矩性能。
然而,在以多根线材为线束而同时卷绕时,由于转一圈所形成的绕线的宽度较宽,所以与卷绕单一的线材相比,存在难以接近所要求的绕组截面形状的情况。
因此,本发明所公开的实施方式提供与所要求的绕组截面形状相近,且能形成多层绕线并可提高槽满率的定子、旋转电机及绕线方法。
发明内容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一个形态中,应用一种定子,其为在定子铁心上多根线材重叠为多层而被卷绕的定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并列绕线部分,所述多根线材排为同一层而被卷绕;及不同层绕线部分,所述多根线材跨多层而被卷绕。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另一个形态中,应用一种旋转电机,其为具备:转子;及在定子铁心上多根线材重叠为多层而被卷绕的定子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并列绕线部分,所述多根线材排为同一层而被卷绕;及不同层绕线部分,所述多根线材跨多层而被卷绕。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另一个形态中,应用一种绕线方法,其为在定子铁心上将多根线材重叠为多层而卷绕的绕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并列绕线工序,将所述多根线材排为同一层而进行卷绕;及不同层绕线工序,将所述多根线材跨多层而进行卷绕。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个形态,可提供与所要求的绕组截面形状相近,且能形成多层绕线并可提高槽满率的定子、旋转电机及绕线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马达的剖视图。
图2是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马达铁心的剖视图。
图3是进行一般性绕线的马达铁心的侧视图。
图4是进行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绕线的马达铁心的侧视图。
图5是进行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绕线的马达铁心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申请发明所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对于相同构成标注相同符号,从而省略重复说明。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旋转电机的一个例子即马达的剖视图。定子1为,围着定子铁心1b卷绕有作为线材的一个例子的绕组1a。定子1通过机壳1c而被固定。定子铁心1b有一体形成为圆环状的,还有分割式铁心,其是将分割为多个的铁心组合为圆环状而使用。另一方面,转子2是在轴2a上附加有转子铁心2b和磁铁2c的结构,转子2通过定子1和轴承3而进行旋转。
即,该马达是具备:转子2;及在定子铁心1b上多根线材1a重叠为多层而被卷绕的定子1的旋转电机,如后所述,包括:并列绕线部分,多根线材排为同一层而被卷绕;及不同层绕线部分,多根线材跨多层而被卷绕。
图2模式表示去掉机壳1c后的定子1的截面。但是,本图所举的例子是分割式铁心。由于分割式铁心是绕组1a和铁心1b被装配为圆环状,所以卷绕有绕组1a的空间截面不是长方形,是梯形或与其接近的形状。因此,可绕线的铁心1b的空间在马达的内周侧变得更窄,绕组1a的匝数在马达的外周侧变得更多。
作为参考例,图3表示采用一般的以两根绕组1a为线束同时卷绕的方法而卷绕的分割式铁心的一个槽。在以两根线材为线束而同时卷绕时,如从线材101、102到线材103、104那样,两根两根地卷绕最下层的第一层(并列绕线工序),到达端部后则向第二层上台阶。此时,如前所述,在马达的内周侧,可绕线的区域窄,存在线材的容纳变差的情况。在此情况下,如线材105、106所示,以横穿第一层的多个线材的形式卷绕第二层最初部分的线材,向存在更宽区域的马达的外周侧移动并卷绕。在图3的例子中,以同样的方法分别上台阶,线材107、108从第三层上到第四层,由线材119、120从第五层上到第六层,用六层线材形成绕组。如剖视图所显示的那样,在上台阶时较大地横穿下层的多个线材的线材与容纳绕组1a的梯形区域的山脊线最接近。在图3的例子中,如果在第三层、第五层再进行卷绕,上台阶的线材107、119则会在梯形区域内容纳不下,所以尽管有富余空间却还是向上一层上台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安川电机,未经株式会社安川电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861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