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对讲机频谱资源利用率的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86388.5 | 申请日: | 2011-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90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李进良;黄锦彬;黄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三威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16/14 | 分类号: | H04W16/14;H04W74/08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彭家恩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对讲机 频谱 资源利用率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讲机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提高对讲机频谱资源利用率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对讲机是当今社会中一种较为常见的专业移动通讯工具,由于其是一种没有交换控制中心的通讯系统,因而有:几乎不存在系统搭建成本、沟通方便等特点,在短距离通讯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但也存在如下一些严重问题:
(1)频率资源不足
在专业移动通信中,传统的频率指配方式是每个用户占用一个频道。目前各行业对于无线对讲机及短数据传输通信服务有着大量需求,而现有频段的频率资源已无法满足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尤其是按照2007年国际电信联盟的规定,450~470MHz频段划分给公众移动通信3G/4G,该频段目前在我国被广泛应用在各行各业的对讲机业务中,未来我国实施回收该频段时,将使得有限的频率资源更显不足。
原有的对讲机在使用之前,按国家无线电管理规定,需要到无线电管理部门申请频率,办理审批手续,然后指配相应的频率使用。社会需求的增加与有限的频率资源之间的矛盾不断凸显,有些地方已没频率可批,使用户没法正常使用对讲机,给社会发展带来了很多制约。
(2)频率管理不当
由于不同单位的对讲机都指配有各自的频率,当使用者需要跨区域使用对讲机时,其频率仅是其原所在地无线电管理部门指配的,在另一个区域,则会出现频率相同而彼此干扰的情况,从而造成对讲机不能正常使用。再者,为解决频率少、用户多的矛盾,现有做法是:若干用户共用一个频率。这样便出现了类似广播频率的一呼百应问题:不管是否呼叫你,也不管你是否愿意听,都得开机守候。随着对讲机的使用越来越广泛,该类频率指配方式,不仅增加了管理部门的工作量,降低了工作效率,也给对讲机的使用者造成诸多不便。
随着通信事业的发展和移动用户的日益增加,无线频率资源的严重不足更加凸显,传统的频率指配方式,既不经济,又不能适应通信事业发展的需要,有必要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对讲机频谱资源利用率的方法及装置,从而能在有限的频谱资源下满足更多的应用需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提高对讲机频谱资源利用率的方法,包括:
主叫对讲机搜索频率并根据预设原则判断所述频率是否空闲,如是,通过控制频率将该频率指配为通讯频率;
主叫对讲机在所述通讯频率上与被叫对讲机进行通讯,通讯结束后释放所述通讯频率。
在本发明所述方法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根据预设原则判断频率是否空闲包括:判断在该频率上对讲机的输入电平是否小于预设输入电平门限,如是,确定该频率为空闲频率。
在本发明所述方法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根据预设原则判断频率是否空闲包括:判断在该频率上对讲机的输入电平是否小于预设输入电平门限,如是,进一步判断该小于预设输入电平门限的状态持续时间是否达到预设时间,如是,确定该频率为空闲频率。
在本发明所述方法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预设时间为0.25-1秒。
在本发明所述方法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预设输入电平门限为0.5-1.5μV。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提高对讲机频谱资源利用率的装置,包括设置在主叫对讲机上的指配模块和通讯模块;
所述指配模块,用于搜索频率并根据预设原则判断所述频率是否空闲,如是,通过控制频率将该频率指配为通讯频率;
所述通讯模块,用于在所述通讯频率上与被叫对讲机进行通讯,通讯结束后释放所述通讯频率。
在本发明所述装置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根据预设原则判断频率是否空闲包括:判断在该频率上对讲机的输入电平是否小于预设输入电平门限,如是,确定该频率为空闲频率。
在本发明所述装置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根据预设原则判断频率是否空闲包括:判断在该频率上对讲机的输入电平是否小于预设输入电平门限,如是,进一步判断该小于预设输入电平门限的状态持续时间是否达到预设时间,如是,确定该频率为空闲频率。
在本发明所述装置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预设时间为0.25-1秒。
在本发明所述装置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预设输入电平门限为0.5-1.5μV。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三威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三威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863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