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通信的数据传输加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86645.5 | 申请日: | 2011-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562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夏海波;封松林;倪凯;魏建明;程嘉昇;李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安全生产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W12/02 | 分类号: | H04W12/02;H04L9/06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林炜 |
地址: | 2002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通信 数据传输 加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通信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移动通信的数据传输加密方法的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网络中的无线终端设备应用日益广泛,基于移动设备的各类应用也飞速发展。随着数据的网络化处理的要求越来越高,通过手机、PDA等便携型无线移动设备访问互联网络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目前,移动设备和服务器之间传输的数据都是采用XML格式进行定义的,所有的业务数据都是以字符串形式存在在,这些数据在公共网络上传播时安全性较差,很容易被黑客截取,从而影响用户的利益。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传输安全性高的移动通信的数据传输加密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移动通信的数据传输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移动终端发起通信请求前,先采用AES算法将XML格式的待发送文本加密成字节数组,再将该字节数组转换成16进制的字符串密文后发送给服务器;
服务器收到移动终端发送的字符串密文后,先将收到的字符串密文转换成字节数组,再采用AES算法对该字节数组解密,然后再采用该次解密后的字节数组构造XML格式的接收文本,然后再对接收文本进行处理;
服务器对接收文本处理完毕后即生成XML格式的待返回文本,并采用AES算法将待返回文本加密成字节数组,然后再将该字节数组转换成16进制的字符串密文后发送给移动终端;
移动终端收到服务器返回的字符串密文后,先将字符串密文转换成字节数组,再采用AES算法对该字节数组解密,然后再采用该次解密后的字节数组构造XML格式的返回文本,然后再将返回文本输出至显示屏显示。
本发明提供的移动通信的数据传输加密方法,采用AES算法对移动终端与服务器之间的传输数据进行加密,使移动终端与服务器之间的传输数据转变为密文,实现了信息隐蔽,黑客即便截取了密文,也无法得知明文的内容,从而起到保护信息的安全的作用,能提高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的数据传输加密方法的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本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是采用本发明的相似结构及其相似变化,均应列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移动通信的数据传输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移动终端发起通信请求前,先采用AES算法将XML格式的待发送文本加密成字节数组,再将该字节数组转换成16进制的字符串密文后发送给服务器;
服务器收到移动终端发送的字符串密文后,先将收到的字符串密文转换成字节数组,再采用AES算法对该字节数组解密,然后再将该次解密后的字节数组转换成字符串文本,从而构造出XML格式的接收文本,然后再对接收文本进行处理;
服务器对接收文本处理完毕后即生成XML格式的待返回文本,并采用AES算法将待返回文本加密成字节数组,然后再将该字节数组转换成16进制的字符串密文后发送给移动终端;
移动终端收到服务器返回的字符串密文后,先将字符串密文转换成字节数组,再采用AES算法对该字节数组解密,然后再将该次解密后的字节数据转换成字符串文本,从而构造出XML格式的返回文本,然后再将返回文本输出至显示屏显示。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AES算法为现有技术,AES算法是基于排列和置换的算法,排列是对数据序列重新进行安排,置换是按设定规则将数据单元替换为另一个数据单元,AES使用几种不同的方法来执行排列和置换运算,是一个迭代的、对称密钥分组的密码,可以使用128、192 和 256 位的密钥,并且用 128 位(16字节)分组加密和解密数据,对称密钥密码使用相同的密钥加密和解密数据,通过分组密码返回的加密数据的位数与输入数据相同,迭代加密使用一个循环结构,在该循环中重复置换和替换输入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安全生产科学研究所,未经上海市安全生产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866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