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两用式送纱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86693.4 | 申请日: | 2011-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518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叶紫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典洋针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5/48 | 分类号: | D04B15/48;D04B27/10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聂慧荃;潘培坤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两用 式送纱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送纱装置,尤指一种电磁离合的两用式送纱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纺织工业的不断发展,愈来愈多的纺织机械都必须具有供应不规则送纱的需求,以适应布面花纹图案的编织及布面张力等因素,以达到对纱线供给的需求。尤其是条带式的送纱装置,其不需采用主动电机,而是使用针织机上配备的条带作为动力源,简化了机构,减小了体积,降低了成本。
为使送纱装置适用于不规则送纱的计算机提花机台,业者研发出一种电子储纱器,其于储纱器内设置一马达,利用储纱器内部的纱线检测系统,依纱线的检测状态以决定是否启动马达带动储纱轮进行补纱动作,其虽可达到不规则送纱的需求,但每一储纱器内部需设置一独立的马达,不但使其体积变大,且会造成制造成本的增加,并使耗电量增加。
申请人曾提出一种“电磁离合之储纱器结构”(台湾地区专利申请案号第099201372),其可适用于不规则送纱的计算机提花机台,且不需于储纱器内部设置马达,故结构简单,不会使其体积变大及造成制造成本的增加,也不容易故障,且电磁线圈耗电量较低,具有省电的效果。
然而,目前现有的各种送纱装置,皆仅具有规则送纱或不规则送纱的单一功能,若要使用不同功能的送纱装置,则需费工费时地进行拆装更换,造成使用上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两用式送纱装置,其兼具规则送纱及不规则送纱两种功能,可应需要选择切换所需的功能,以便利于使用。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两用式送纱装置,其包括:一本体;一第一传动轴,其可旋转地设置于该本体;一第二传动轴,其可旋转地设置于该本体; 一离合器,其设置于该第一传动轴及该第二传动轴之间;一储纱轮,其连接于该第二传动轴,该储纱轮内侧及外侧分别设置有光传感器;以及一切换开关,其设置于该本体上,该切换开关电连接于该离合器,该切换开关用以切换控制该离合器为第一模式或第二模式,该离合器切换为第一模式时,该离合器进行分离或接合的动作,该离合器切换为第二模式时,该离合器固定进行接合的动作。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效果:本发明设置有一切换开关,切换开关电连接于离合器,可用以开关离合器为第一模式或第二模式。当切换开关切换离合器为第一模式时,离合器可正常地进行分离及接合的操作,使送纱装置具有不规则送纱的功能。当切换开关切换离合器为第二模式时,离合器固定在接合状态,使送纱装置具有规则送纱的功能。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送纱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切换为不规则送纱状态)。
图2为本发明的送纱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送纱装置的离合器呈分离状态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送纱装置的离合器呈接合状态的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送纱装置的方块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送纱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切换为规则送纱状态)。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送纱装置
11本体
111固定部
112导纱件
113导纱件
114导纱件
115导纱件
116轴承
117固定座
118容置槽
12皮带轮
13第一传动轴
131基部
14驱动盘
141弹性元件
15电磁线圈
16被动盘
161摩擦面
17第二传动轴
171轴承
18储纱轮
181光传感器
182光传感器
183储纱钉
184压纱器
185上轮体
186下轮体
188容置空间
189开口
19垫圈
20单向控制装置
21电源开关
22切换开关
23固定件
24穿纱件
25开关座
A导纱斜面
B离合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典洋针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典洋针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866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