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自修复功能的导筒阀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87932.8 | 申请日: | 2011-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53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党建军;徐武锰;刘万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科联(北京)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8 | 分类号: | F16K3/18;F16K3/30;F16K31/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1014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修复 功能 导筒阀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阀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截断或接通管路中的介质的具有自修复功能的导筒阀。
背景技术
角行程阀是通过阀芯的回转运动来启闭或是控制流量的一类阀门。
现有技术中的角行程阀包括内部带有空腔的阀体,分别对应设置在阀体的两个相对侧壁上的进口和出口,以及设置在阀体的空腔内的阀芯;其中,阀芯包括两个阀板和固定连接在阀板之间的压紧装置,并通过连杆与垂直穿设于阀体侧壁的阀杆固定连接;这样,压紧装置将两阀板压靠在设有进口和出口的阀体侧壁表面,当旋转阀杆时,便可通过摆臂带动两阀板回转,从而实现角行程阀的开启和关闭。
但是,现有技术这种敞开式结构的角行程阀处于开启状态时,流动物料会由进口直接流入阀体内的空腔再由出口流出,进入阀体内腔的物料会对内腔表面及各个元件产生腐蚀,而且进入到阀体的空腔内的物料很容易滞留、堆积在阀体的空腔内,从而阻碍阀芯的正常运动,过大的阻力甚至会导致摆臂或阀板的变形失效;另一方面,流动物料直接与阀体侧壁以及阀体空腔内的压紧装置接触,其中的固定杂质很容易进入压紧装置中的弹簧间隙,使弹簧不能正常工作,失去对阀板的压紧密封作用,致使角行程阀的密封性降低直至失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自修复功能的导筒阀,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避免了因流动物料进入阀腔内造成的阀腔内元件的损坏,提高了本具有自修复功能的导筒阀的密封性及使用寿命。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自修复功能的导筒阀,包括:平行设置的平板状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在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三侧壁,且所述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以及第三侧壁的内表面形成一阀腔;在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上分别相对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一两端呈圆柱状的阀杆,所述阀杆的圆柱状的顶端穿设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阀杆的圆柱状的底端设置在所述第二侧壁内表面上的阀杆座中;所述阀腔内分别对应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设置有第一阀板和第二阀板,在所述第一阀板和所述第二阀板之间设置有用于连通所述进料口和出料口的导料筒,所述导料筒一端固定穿设于所述第一阀板上的通孔内,所述导料筒的另一端卡合在所述第二阀板上的楔形通孔内;摆臂固定连接在所述导料筒与所述阀杆之间,并带动所述导料筒以所述阀杆为轴往复摆动;设置于所述第一阀板和所述第二阀板之间的弹性压紧装置分别将所述第一阀板和所述第二阀板抵顶在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内表面上。
本发明提供的具有自修复功能的导筒阀,可以使流动物料沿导料筒穿行而过,避免了流动物料进入阀腔内与内部的元件直接接触和流动物料滞留在阀腔内,从而消除了滞留物料阻碍阀杆的动作而导致的失效,以及物料中的固体颗粒对阀腔内的压紧装置的危害,保护了阀腔内的各元件,提高了本具有自修复功能的导筒阀的使用寿命。此外,在使用的过程中,一方面,弹性压紧装置将第一阀板和第二阀板始终紧紧压在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的内表面上,另一方面,第一阀板与第一侧壁内表面之间及第二阀板与第二侧壁的内表面之间的相对滑动会逐渐磨损接触表面,使得第一阀板与第一侧壁内表面之间及第二阀板与第二侧壁的内表面之间的接触面更为光滑,在弹性压紧装置的作用下贴合更加紧密,实现了使用过程中的自修复功能,使本具有自修复功能的导筒阀具备长久的、良好的密封性能,进一步延长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有自修复功能的导筒阀一实施例处于开启导通状态的示意图。
图2是图1沿A-A面的旋转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具有自修复功能的导筒阀一实施例处于关闭密封状态的示意图。
图4是图3沿A-A面的旋转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具有自修复功能的导筒阀一实施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第一侧壁; 2-第二侧壁; 3-第三侧壁;
4-阀腔; 11-进料口; 21-出料口;
5-阀杆; 22-阀杆座; 41-第一阀板;
42-第二阀板; 43-第一压紧装置;44-导料筒;
51-摆臂; 52-隔套; 412-卡槽;
441-第二压紧装置;421-楔形通孔; 432-压紧座;
433-压杆; 431-压紧块; 13-耐磨密封体;
6-驱动臂; 434-弹性件; 7-动力源;
18-支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科联(北京)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康科联(北京)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879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斜毯式投料机的高位停车控制装置
- 下一篇:绘画颜料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