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不锈钢轴承钢管和套圈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88300.3 | 申请日: | 2011-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70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罗志钢;徐卫新;陈文元;朱雪峰;张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市逸洋制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代理公司: | 张家港市高松专利事务所 32209 | 代理人: | 孙高 |
地址: | 2156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不锈钢 轴承 钢管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轴承套圈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到一种不锈钢轴承套圈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免维护技术的广泛普及应用,不锈钢轴承在食品机械、日用机械及各种耐腐蚀领域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由于不锈钢材质的特殊性,目前的不锈钢轴承只能通过圆钢棒车削,然后冲压成套圈,传统的穿孔制管工艺还不能用来加工不锈钢轴承套圈,这样就使得圆钢棒的成材率非常低,不锈钢轴承套圈的生产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提高成材率和生产效率的不锈钢轴承钢管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不锈钢轴承钢管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1)加热穿孔:将圆棒料加热至1040~1070℃,保温20~30分钟,以10~18米/分钟的速度进行穿孔,得到管坯;
2)等温退火:将管坯加热至830~850℃,保温2~3小时,然后,以小于每小时30℃的冷却速度,冷却至700~720℃,再以小于每小时50℃的冷却速度出炉;
3)轧制:将退火后的管坯加热至250~300℃,然后以每分钟7~8毫米的速度将其轧制至规定尺寸的轴承钢管;
4)消除应力退火:将轧制好的轴承钢管升温至760~780℃,保温2~3小时,然后,以小于每小时50℃的冷却速度出炉。
所述不锈钢的钢种为3Cr13。
将经过所述的等温退火得到的管坯进行酸洗润滑后,再进行轧制;将消除应力退火得到的轴承钢管进行矫直。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提高成材率和生产效率的不锈钢轴承套圈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另一个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不锈钢轴承套圈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将采用上述不锈钢轴承钢管的制备方法得到的轴承钢管进行切割,得到轴承套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发明所述的不锈钢轴承钢管的制备,可以将3Cr13材质的不锈钢圆棒制成符合要求的轴承钢管,然后,将轴承钢管切割成轴承套圈,大大提高了不锈钢圆棒的成材率和不锈钢轴承套圈的生产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
本发明所述的不锈钢轴承钢管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1)加热穿孔:将3Cr13材质的圆棒料加热至1040~1070℃,保温20~30分钟,以10~18米/分钟的速度进行穿孔,得到管坯;
2)等温退火:将管坯加热至830~850℃,保温2~3小时,然后,以小于每小时30℃的冷却速度,冷却至700~720℃,再以小于每小时50℃的冷却速度出炉;
3)轧制:将退火后的管坯加热至250~300℃,然后以每分钟7~8毫米的速度将其轧制至规定尺寸的轴承钢管;
4)消除应力退火:将轧制好的轴承钢管在0.6~1小时内升温至760~780℃,保温2~3小时,然后,以小于每小时50℃的冷却速度出炉。
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轧制对管坯的表面造成损伤,将经过等温退火得到的管坯进行酸洗润滑后,再进行轧制;为了提高轴承套圈管的平直度,将消除应力退火得到的轴承钢管进行矫直。
经过上述制备工艺得到的轴承钢管,其性能参数如下:
1.显微组织,均匀分布的球状珠光体:按GB/T18254评级图,应在2~4级之间;
实测为2.5~3级,符合标准。
2.硬度控制:按GB/T231检验,硬度应在HBW185~240之间;
实测为HBW200~210,符合标准。
3.脱碳层检验:按GB/T224,脱碳层应≤0.20毫米;
实测为脱碳层≤0.1毫米,符合标准。
4.机械性能检验:按GB/T228,抗拉强度应在600~800MPa之间 ;
实测为660~700MPa,符合标准。
5.晶粒度检验:按GB/T6394,晶粒度应大于7级;
实测晶粒度在 8~9之间,符合标准。
将上述符要标准的轴承钢管进行切割,便可得到不锈钢轴承套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市逸洋制管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市逸洋制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883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截短的人乳头瘤病毒52型L1蛋白
- 下一篇:一种黄芩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